越富有越幸福?
更多的财富是否意味着更多的幸福感?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讨论国民的幸福与收入的关系,他认为:“决不能把大多数人生活状况的改善看作是对整个社会的不利。如果一个社会有较高比例的成员生活在贫穷困顿之中,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可能真正地繁荣幸福。”但在某个极限点,高收入对一个人的幸福根本不起作用。
19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汤普逊提出:“对于一个社会来说,重要的不是仅仅拥有财富的问题,而是财富的正确分配问题……人要想快乐,便脱离不了享受的物质手段,这在一切文明社会里主要就是财富,但是人们可以在拥有较少财富的情况下达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境地,而在财富极为充裕的情况下,却仍可能非常痛苦。和社会利害攸关的主要是财富的使用和分配问题,而不是财富的多寡。”
生活在同一时代的马克思侧重从社会性层面来看待幸福感。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内,幸福首先意味着人类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而就幸福的终极价值而言,平等、自由、和谐都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先决条件。
财富与幸福到底是什么关系?越富有是否就会越幸福?
根据现代经济学原理,对于“完全理性”的人来讲,如果财富越多,那么选择的自由越大,那么就更可能获得最大化自己幸福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然而对于“完全理性”这一前提假设却一直争议不断。
为进一步发现物质财富的多少与人们的幸福之间的关系,我们通过“大调查”中连续4年的随机大样本城乡居民调查数据,从不同的家庭收入、家庭收入预期变化以及家庭金融财产变化等三个方面,对我国居民生活幸福感进行研究分析。
高收入不一定最幸福
根据对答卷者定制“家庭年收入”为分组标志进行分组,组数确定为2万元以下、2~5万元、5~10万元、10万元以上4组。从连续4年的数据看,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居民生活主观幸福感相对稳定,反映的趋势基本相同。
从表1的2009年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家庭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家庭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强;低收入家庭的幸福感明显降低(我国目前低收入群体人数较多);收入对居民个体主观幸福感影响明显;最高收入群组的不幸福或很不幸福比重明显高于中上收入群组,说明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收入对幸福感的作用变小,甚至出现负影响。
在图1中,“很幸福”线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升得非常明显,“比较幸福”线是一条倒U形曲线、收入5~10万元是最高点,“一般”线是一条沿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的曲线,“很不幸福”线是一条两头高中间低的正U形曲线、收入为2~5万元是最低点。说明高收入家庭两极分化的比较大,即很幸福和很不幸福的比重都高,而感觉一般的比重相对少得多。
在我国现阶段,家庭收入直接影响居民的幸福感,尤其是占总数近一半的2万元以下的家庭,影响极为明显;高收入家庭,收入对其幸福影响已经很小,与中高收入家庭相近,但开始出现差距;同时,收入的提高在不幸福和很不幸福人群中出现负影响,所以,高收入家庭的幸福感出现分化,“很幸福”和“不幸福”两头的比例增大。
事业决定幸福观
根据2009年“大调查”数据中幸福感与“2010年预期收入”的分析结果(图2)可以看出:
个人主观幸福感受预期收入影响明显,预期收入增加的人中61.43%的人感觉幸福,而预期减少的人中只有29%的人感觉幸福,同样,在感觉幸福的人中有71.74%的人预计收入增加,只有5.398%的人预计收入会减少。
在预期收入减低的人群中感觉不幸福的比例为28.65%,远高于预计增加的6.07%和预计持平的9.02%;同时从不幸福人群看,预期收入变化对其幸福感影响也很显著。
爱投资者更幸福
为进一步分析财富对幸福感的影响,我们还根据2008年调查结果(图3)分析了家庭金融资产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家庭金融资产变化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也是影响明显,感觉幸福的人中56.42%的家庭金融资产不同程度增加,感觉很幸福的人中62.42%资产增加,而家中资产增加的有70.2%的家庭感觉生活幸福,其中43.35%的人感觉很幸福,只有5.44%的人感觉不幸福;随家庭金融资产的减少,生活感觉幸福的人逐渐减少,不幸福的人逐步增加。
为什么财富降低会对人们的幸福感有如此大的影响?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卡尼曼教授的研究表明,经济损失给人们带来的沮丧要比同等数额的收入带来的欣喜大得多。
综上所述,家庭财富,尤其是家庭年收入和家庭金融资产是反映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要指标,较好的家庭财富状况自然会提供一个较好的生存基础和发展机会,较差家庭财富的居民通常也是低收入家庭,他们会因物质条件的限制,只能得到较低层次生活基础,成长、发展的机会也很少。所以,家庭财富是居民生活幸福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尽管近年来我国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目前低收入群体还相当大。因此,增加居民收入依然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金钱之外的幸福来源
研究表明,人们的健康状况、年龄、教育程度等因素也会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我们结合“大调查”数据分别加以讨论。
老年人更幸福,年轻人幸福感低
从2006—2009年调查结果看,幸福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连续4年数据(图4)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60岁以上年龄组幸福感强,说明大部分老年人会享受生活乐趣、颐养天年、安度晚年。这与老年人的知足、物质需求低有关,也与他们豁达心态有关。老年人经过生活历练,自我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和比较客观的评价,更能以宽容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36~59岁年龄组幸福感居中,说明中年人正是事业、家庭、生活等方面的主力,能明显享受自己的进步以及对社会资源的掌控,体验更多的正向情感,同时,繁重的工作家庭负担,也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压力,使之幸福感低于老年人。
18~36岁年龄组幸福感低,是与就业难、收入低直接相关,与青年人的物质生活期望和实际收入的差距大有关。
教育机会越多越幸福
国内外均有学者的研究表明,教育程度与幸福体验成正比。从图5表示的连续4年的调查数据来看:文化程度越高总体幸福感越强,在很不幸福人群中低学历比重最高,高学历的比重最低。
教育程度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性,这很可能是与现实社会中人们从较高的受教育程度中获得的实际利益有关,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与其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所能得到的各种待遇和发展机会密切相关,教育程度越高则总体的生存条件越好、发展机会越多,所以就会更多地体验幸福。
同时,教育也使人获得了感受和追求幸福的能力,教育的核心是文化知识,人们通过掌握、运用知识完善了自身的人格和智慧,从本质上提升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拓展了人类的快乐和幸福的意义。事实证明,受教育多的人可以优先获得良性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并且这种发展可能是可持续的,他们往往更幸福。
健康是幸福之基
2007年的“大调查”中曾询问个人幸福的关键因素,调查结果(图6)得到的排序是身体健康、收入稳定、社会保障和社会关爱。但从不同幸福感群体的选项来看差异十分明显,感觉幸福的群体更注重身体健康,而感觉不幸福的群体更关心社会保障和社会关爱。
身体健康是幸福的基础。调查数据显示,在感觉幸福的群体中首选健康的比率达到了60%。尤其是在我国社保和医疗保障还远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身体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还应看到的是不幸福和很不幸福的人群更需要的是社会保障、社会关爱,这也说明影响幸福的不仅是财富和健康等物质环境,社会福利、人际交往、社区建设、人文关怀等社会环境的改善更能直接降低“不幸”,从而增加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