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专题>稳物价 保民生>应对妙招
菜价回落难改“海囤族”担忧 网友晒“菜奴攻略”
2010-11-25 16:15:17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多重因素“并发”导致物价“居高难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元春等专家认为,国内的通货膨胀形势较为复杂:除常规因素外,还呈现往年未见或少见的新增因素;有的是可控因素,有的则是非可控因素。

除气候、灾害等常规或季节性原因,以及国内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环境成本上升等因素外,专家普遍认为,长期的货币超发积累因素突出,再结合目前时间点上整个社会成本的全面上升,是引发当前物价快速上涨远超社会预期的主要原因。

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说,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央行都存在货币超发的问题,特别是2009年以来实施的货币政策“宽松”。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广义货币存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广义货币存量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200%。

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张岸元则认为,物价上涨更本质的因素在于各类社会成本特别是基础性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在食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蔬菜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过去农民只在乎种子、化肥、农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劳动也是生产农产品的成本,但随着城市农民工“劳动力成本”概念的出现,农民意识到了劳动的价值也应该在农产品价格中体现。

“棉花为什么上涨?一个重要原因是棉花成本构成中,劳动力占比很高,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用手工采摘棉花的国家之一。”张岸元说。

此外,美国货币的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也是导致流动性泛滥的原因。中国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表示,今年以来包括谷物、大豆、橡胶、有色金属、铁矿石等价格均飙升,造成我国下游制造业成本攀升。由于我国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较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至少占到目前国内涨价因素的1/3,而这是不可控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将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实行“一费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实行“一费制”。>> 详细
点击排行
  香港宣布申办2023年亚运会 预算60亿港元
官场现形记:细数2010年落马贪官七宗“最”(组图)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