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天河机场,14日最后一班前往西宁的航班,在起飞前15分钟,收到民航局通知,西宁机场跑道负荷已全部保障救灾运输,民航飞机至少在24点以后才可能降落。
在这架从广州起飞,中转武汉滞留的空客320飞机乘客中,一队僧侣正急切与距离震中玉树结古镇160公里的寺庙联络,他们的的庙宇已经倾覆。
来自广东的NGO狮子会首批救灾3人也在飞机上,他们带去的捐献物资达100万元以上。据本报记者向国内多家民间NGO组织了解,灾害发生后,由于玉树较为复杂的自然社会环境,国内NGO如狮子会一样已启动响应的并不多,国外NGO暂时还无法进入玉树这个藏族自治州。
“已经去的NGO,现在大多在西宁,等待政府的通知。”一位民间NGO理事长告诉本报记者,“最早的确认也要在15日”。另一种说法是,现在除了政府部队的救援力量,和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官方公益组织外,从西宁到玉树808公里的国道上,自发救援的车辆难以通行,当地政府已就此进行管制。
狮子会现在也不清楚,到达后是否能获得通行证,带队的负责人只是称,“我们和玉树州长熟悉。”
一位不愿具名的民政部特邀专家说,“西北地区缺少本土的NGO,如果国外NGO进不去,国内NGO缺少资金。这次NGO的整体响应可能弱于汶川地震。”
据介绍,汶川大地震之后,国内NGO普遍面临捐款数额剧减的低谷。
据红十字会救灾部副部长李立东介绍,红十字会也已在晚间将此次灾害响应级别提高到I级,现在第一批救灾人员已到西宁,由分管副会长带队。由于玉树地区气候寒冷,第一批物资主要是帐篷,将从宁夏调发。
15日早晨10点,青海省政府将有一架包机飞往玉树机场,机上人员包括红十字会等机构的灾情考察组,这架飞机上的人员主要负责对灾情的进一步考量,以对后续的救灾力度做出评估。
得知玉树地震的消息后,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以下简称格桑花)发起人洪波万分焦急,这个在西宁注册成立的教育救助会,主要的负责人、志愿者却遍布全国各地。
14日晚,身在江苏的格桑花秘书长徐来心情异常焦急,因为格桑花目前仍在资助的1800多名学生分布在玉树州及下属各县乡的119所学校,而在本次地震中,有40多所学校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
在了解伤情和需求的同时,救援物资和志愿者已经在路上,目前格桑花首批三名负责人已在途中,如果路况允许,预计将于今夜抵达玉树;发起人洪波等人也将于14日晚从外地抵达西宁,15日出发赶赴玉树。
格桑花联系上的教师白玛昂江告知,现在玉树一民中、二民中学生都很安全,但老师的宿舍楼有垮塌,有老师被埋,“现在玉树最缺的是药品、防寒衣服”。
这些需求也被格桑花发布在了其网站上,呼吁社会各界支援。徐来说,截止到14日下午7时,已经收到金额超过6万多元,并且数字还在不断刷新。
地震活跃期?
一位地震专家对本报说,玉树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约等于汶川地震的三十三分之一。而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地震专家认为此次玉树地震能量堪比日本1995年阪神大地震。
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对本报介绍说,“从动力来源上看,此次地震与汶川地震存在关联,都是缘于青藏高原受到了印度板块向北的挤压。”此次地震发生区域与汶川地震同属巴颜喀拉活动板块,证明此板块边界活动非常活跃。
巴颜喀拉板块北边界至昆仑山,南边界穿越唐古拉山与西藏交界,东边界则至龙门山断裂带。此次地震发生在巴颜喀拉板块南边界上,西金乌兰湖-玉树断裂带的南端。而汶川地震则发生在东边界的龙门山断裂带上。
巴颜喀拉板块活动活跃的证据比比皆是,“这些地震都是沿着巴颜喀拉板块发生的。”
“汶川地震后,学界都将注意力放在龙门山断裂带和青藏高原板块的关系上,而忽视了它与巴颜喀拉板块关系的研究。”中国地震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地震专家说。
张晓东承认说,此次不是成功的预报。“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的难题。(1975年)海城地震成功预测,是在条件允许、先期出现一系列异常的情况下,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做出成功的预测。”
玉树强震后第一夜降温10℃灾民冻得发抖
伸双手大拇指请求帮助
记者在被用作紧急避难场所的玉树州体委操场上看到,救援人员已支起了40多顶帐篷;由于缺乏帐篷,在此借宿的上千灾民中,还有大部分露天躺在操场上;由于棉被缺乏,不少灾民仅用棉絮覆盖身体;操场上随处可见受伤和哭泣的灾民,他们焦急地等待救援食物和饮用水。
不少藏族灾民流着眼泪,一见到医务人员就伸出双手大拇指,意思是请求帮助。在一所帐篷里,55岁的才仁多杰刚刚在帐篷里被截肢,手术进行了一个多小时,记者采访时还未苏醒。他的儿子则紧紧攥着他包着绷带的左手,生怕父亲死去。
重伤来不及治只能截肢
在帐篷里,才仁多杰的妻子哭着对记者说:“我家是二层小楼,地震时他(才仁多杰)在一楼,被压在底下。”
玉树州医院的医务人员尕玛希燃说:“实在没办法将他(才仁多杰)送去医院治疗,州上医院大部分都坍塌了,没坍塌的也都成了危房,没有条件医治这些人,我们能做的,只是简单的清理伤口和简单的包扎,手术也都是在帐篷里进行,严重的来不及治疗,就只有截肢了。”
在帐篷外,一户藏族家庭将20多岁的女儿紧紧地裹在被子里。见到医务人员,女主人卓玛急切地掀开被子露出女儿充满淤血的脸,伸出双手拇指请求帮助。
望着伤员,尕玛希燃看了看手中空空如也的医疗袋,无奈地摇了摇头说:“我们现在缺酒精,缺针线,缺麻药,基本什么都缺,实在是没办法。”夜晚来袭,操场上寒气逼人,温度从白天的12、13℃骤降至只有2、3℃。不少灾民在露天的操场上冻得瑟瑟发抖。
结古镇地处牧区,60%以上是土木结构的房屋,居民很少从西宁购进红砖,因此不少房屋为当地烧制的空心砖建造,镇上80%左右的房屋均无法抵御强震,纷纷在地震中倒塌。此外,结古镇交通不便,大型救援设备和器械缺乏,救援工作受到极大阻碍。
青海震区一水电站垮塌大水淹没道路
青海省玉树州14日早晨发生7.1级地震后,第一批赶到现场的99名救援人员于下午3时25分抵达玉树机场,并紧急赶往距离机场22公里左右的玉树州州府结古镇。据介绍,玉树地震灾区目前受灾严重超出预期,结古镇土木结构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正在青海玉树县7.1级地震现场救援的武警青海玉树州支队副政治委员阎军富表示,玉树州州府结古镇附近的西航村(音)已经夷为平地,99%民房全部倒塌。
记者沿路看到,地震引发了多处山体滑坡严重,滚落的巨石随处可见。道路两边的民房、加油站、寺庙等垮塌严重,绝大多数成为一片废墟。
据玉树州政府一位司机朱亮介绍,他一早参与了救援工作,结古镇土木结构的房子占到60%以上,但目前全部夷为平地,商铺全部关闭。
结古镇17岁的桑卓江错家在自家的二层小楼开商铺,地震发生时他们全家10口人只有4口人逃了出来,死亡1人,其他人全部被埋在废墟底下生死不明。
地震引起了一处道路中断。位于结古镇的西杭水电站水渠在地震中垮塌,大水冲出淹没道路,最宽处达七八米,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目前道路正在紧急抢修中。
来源:北方网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