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2月5日发表评论文章:浙江省温岭市让市民参与财政预算的举措始于2005年7月,目的是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政府工作中来。五年来,人民对于当地政府预算的监督大大促进了当地人民代表大会作用的发挥。这一举措积累的珍贵经验,使得温岭模式成为全国范围内公民参与政治的典范。
人民参与政府预算需要分三个环节来实现:政府起草预算草案,当地人民代表大会审批以及最终评估。
在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温岭市政府通过讨论会的方式就政府的财政预算草案向当地人民征求意见,以此来鼓励人们参与政府工作。政府部门通过张贴海报,欢迎人们加入讨论会来表达他们对这一草案的意见。
温岭市政府还邀请社会不同领域的代表参与讨论,以确保不同利益群体都有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机会。例如,在讨论环保预算时,沿河的居民和企业的主管都被邀请来表达他们的观点。
今年,温岭市政府将对这一举措进行一些创新。讨论会将在政府起草财政预算草案前召开,由政府官员对人民的意见做记录和整理,将其作为之后起草预算草案的参考。尽管这些新举措的效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我们相信,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在这之后,人民队政府工作的参与将进入第二个环节,即起草后的预算草案将接受当地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现如今,当地政府还引入了新机制,使得普通市民也能在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大会期间,代表们将被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就预算草案的一项内容进行讨论。市民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其中任一小组,像代表们一样表达自己的意见。人大代表对市民的观点进行详细的询问并加以记录,在之后的大会上进行陈述。
曾经有过这样的例子,那就是代表们认为某个市民的意见非常重要,因而提议他(她)在大会上发言。
为确保公民的知情权,温岭市领导要求政府部门细致、全面地准备预算草案。例如“政府将拨款鼓励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类比较笼统的句子就被认为是不合适的,不应该出现在预算草案中。负责制定预算草案的官员必须使诸如建设博物馆或整修小学所花费的资金具体体现在草案里 。
此外,温岭市政府还鼓励人民就草案及其条款展开辩论,欢迎由市民自己或者市民信任的代表提出不同的意见。只有草案被细致全面地列出,人民的不同意见得到充分的表达,这样的讨论会才称得上成功。
政府部门的评估或者说检验是这一过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实际上,这是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年一次的大会上的必经环节:首先回顾上一年的财政收支状况,然后检验下一年的财政预算草案。
坦白讲,作为温岭市的领导,我们在检验这一环节中做的还不够。最大的问题就是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与配合。每年的审议工作都是在六月和七月进行,这与人民代表大会的会期相距甚远。更重要的是,审议报告往往不及财政预算细致全面,甚至有时还会缺乏透明度。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作为温岭市的领导,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方面能够有所改进。
当然,财政预算的检验并不是我们在过去将近五年的时间里面临的唯一问题。例如,在信息时代,互联网等新媒体迅速成为人民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还没有引入在线互动机制,因而给一些在外地工作的本地人就家乡事务表达意见带来了不便。
不过,我们也在全力改善这一状况,希望能够尽快为人们就财政预算发表意见提供便利。
许多专家已经达成共识:透明的财政税收和财政预算是实现民主社会的基础。正因如此,我们坚信,我们的工作是十分有价值、有意义的。财政预算理应受到人民的监督,因而我们相信,我们在温岭这个小镇采取的这一举措将会走向全国,推动整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作者为浙江省温岭市民主恳谈工作办公室主任 陈亦敏 编译 刘江波 编辑 潘忠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