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四号线将主城区、大学城、亚运城串联起来,成为广州城区扩展的一条动脉。严明 摄
美丽就是生产力。
一座城市的美丽更是生产力。
记忆中又黑又臭的东濠涌、石井河,如今柳绿岸美、水清鱼跃;走在大街小巷,举目四望,楼台参差,面貌一新……不知不觉中,广州人已开始享受“亚运红利”。
在政府的文件和报告里,这是一项被称为“迎亚运人居环境整治”的大工程,老百姓则更喜欢称之为“扮靓工程”。而广州“扮靓”的底气,来源于历时12年的“大变”完美收官。
起
城建破题补发展“短板”
广州的“大变”绝不仅仅浮现于城市面貌,更嵌入深层次的城市管理、政府服务和市民行为的内在机理。
当年广州之所以显得“乱糟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上个世纪在城市建设上的两次“迷失”。
上世纪80年代,广州提出“学福州”,采用“见缝插针,简化手续,小面积出让土地”的办法。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广州开始学香港的高密度、高容积率。前者不仅导致老城区大量没有章法的建筑成片出现,还严重破坏了旧城的历史风貌。后者则导致缺乏规划的城中村、集资房大量出现。
在发展危机感的自醒中,广东省委省政府、广州市委市政府,推出《广州城市总体战略规划(2000—2010)》,确定了“北优、南拓、东进、西联”的空间发展战略和“山、城、田、海”的“山水城市”生态格局。
自此,广州空间布局得以合理重构,产业龙骨得以在老城四周舒展。其间,广州经济总量连续六年实现“每年都跃上一个新的千亿元台阶”。
广州“城变”系统工程由此破题。
广州人终于在城市建设上找到感觉,找回自信。
承
“迎亚”与“大变”紧密结合
广州“城变”系统工程,从“小变”、“中变”到“大变”,既保持着政策延续性和连贯性,又与时俱进,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和细化。
2010年,广州亚运筹办陆续到位的过程中,也逐项兑现了“大变”的承诺。以水、空气、交通和人居环境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还包括建筑立面整饰、园林绿化美化、道路升级改造等910项大小工程给广州“上妆”;清拆违章建筑、“拆墙透绿”、改造小区道路……1512个老城区社区进行了全面综合整治。
站在广州新电视塔上,从600米高空俯瞰“新广州”:即将举行亚运会开闭幕式的海心沙广场、广州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等建筑已成为广州最令人心醉的新景观。新与旧、古老与现代、时尚与传统,就是如此和谐地共处在广州的新名片———珠江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