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运会颁奖礼仪服装29日正式亮相,由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贺阳设计的“行云流水”最终获选。这套被组委会赞为“打破常规”的设计方案是怎样诞生的?贺阳日前在她位于北京服装学院创意工厂的工作室向新华社记者讲述了“行云流水”的设计故事。
一袭米色针织休闲服,一条蓝、粉色相间的丝巾系于颈间,采访当天贺阳的这身装扮,凸显其艺术家的气质。“相比设计高级礼服,其实我更喜欢设计普通大众穿的衣服,”贺阳说。或许,正是她的这种“平民化”的设计观,成就了“行云流水”。
贺阳的工作室是半开放式的,两面是落地的透明玻璃,还有一面墙被书架“占领”。工作室的一角立着一个衣架,上面挂满了贺阳设计的作品,其中就有那套“行云流水”礼服。贺阳说,这个工作室是她灵感的源泉地,她的许多设计都在这里诞生。
百余次修改方成正果
贺阳参与了北京奥运会颁奖礼服的设计,但她设计的方案最终没有被采纳。奥运会结束不久,广州亚组委便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继续参与设计亚运会颁奖礼服。
从2008年底贺阳开始着手设计,到“行云流水”这套礼服的最终方案确定,历时长达一年多;但事实上,贺阳寻找灵感并没有太费周折。她坦言,“行云流水”一部分设计灵感就来自奥运核心图形“祥云”。“像云、水、龙、凤等,都是外国人比较熟悉的中国元素,而且中国人一般也都比较接受这些符号;所以,最初我就考虑从这些元素中去找”。
确定了以云纹、水纹为图案主题,设计雏形很快便出炉。但随后修改、调整设计方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据贺阳讲,从开始设计到方案中选,再到最终定稿,她总共修改了不下百次。
“其实,造型和图案几乎没怎么改,主要是颜色改动特别大”。贺阳说,她最初设计的礼服是蓝白色的,蓝色上有一些过渡,因为她感觉云、水的图案用蓝白色呈现比较好。但评委会认为以往蓝色用过太多次了,希望做成绿色的,样衣做出来后感觉不对,就又改成现在这种蓝绿、黄蓝等明亮色彩交加的样子。“在广州,不管是建筑还是岭南画派,色彩都比较浓烈,这样的颜色能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点”。
除了颜色改动较大外,贺阳说,细节之处的调整也很多。“比如白条纹的宽度,宽一点显得整件衣服颜色浅,窄一点就显得深;上身、下身到底是要深还是浅,都得经过试验才知道”。贺阳回忆说,为了确定条纹的宽窄以及走向,她带着几个学生助手,前后忙活了一个多月。“今天看着挺好的,第二天再一看,又不满意了,于是接着改。就这样一直在改,直到最后没时间了,才不改了”。
就在不久前,贺阳又对衣领部位作了调整。“组委会的意思还是要把领子改成旗袍样式,可能这样更像礼服”。
弹性针织面料打破常规
与以往大型活动的礼仪服装相比,“行云流水”这套礼服最大的突破在于面料。贺阳表示,最初她也想过用绸缎等礼服常用面料来做,但要让模特穿上后展示出身材的曲线美,就必须用多块布料剪裁拼接成衣,这样又难以保证每个拼接处图案都不错位。于是,她考虑尝试用泳衣和体操服那样的弹性面料来做。
“既然是运动会,那就把礼服做得动感一点”。贺阳说,采用弹性针织面料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太多的剪裁,只要两侧缝合,再锁边就可以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各种体形的礼仪小姐穿上都比较合身,避免了量身定做的麻烦。
不过,真正动手前贺阳心里也没底。“我担心因为面料有弹性,人穿上后,图案会变形;所以先把一件纯白色的礼服套在人台(塑料模特)上,按照设计图在上面一笔一笔地画,画好后再找真人模特试穿,结果一看没有变形,心里就踏实了”。
弹性面料也有不少,比如涤纶、锦纶,究竟用哪一种更好,贺阳又进行了对比实验。虽然锦纶弹性更好,厚薄选择也比较多,但做出的样衣颜色偏粉,日晒时间长了还可能掉色,“后来就换了涤纶面料来试,效果明显更好,所以最后决定用涤纶”。
在礼服图案的印制上,贺阳采用了当下流行的数码打印方式。“数码印花对颜色没有限制,多少种都能打出来”。她介绍说,用涤纶布料加上数码印花技术,每套礼服的制作成本在200元左右,非常符合节省的设计理念。
600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劳,终于在这一天收获成功。贺阳谦虚地表示,自己的设计能被选中,“靠运气多一些”。尽管如此,她仍感到这是自己“一辈子的荣耀”。
来源:新华网(记者 高鹏 李江涛 王攀)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