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路交通工具中,最经济、最环保、占位最少还是民航业。”5月13日,在2010年“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中国民航总局局长李家祥说。这或许为高铁紧逼之下,民航业的竞争力做出了新的注脚。
但这种注解并不能让航空公司无视高铁带来的一系列压力。武广高铁开通后,武汉飞广州的航班从每天最多13班减为最多10班;郑西高铁开通后,郑州到西安的所有航班停飞;上海到郑州的动车组运营后,春秋航空的两地航班停飞;成渝列车动车组开通后,飞了19年的成渝“空中快巴”停航。
于是,高铁时代新的生存发展模式成为民航业的共同需要探讨的话题。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秘书长王健对本报记者表示,“把高铁引入机场是目前较好的解决模式,上海虹桥机场将高铁引入机场是很好的案例。”
记者了解到,中国民用机场协会提出“引高铁入机场”的想法,源自于欧、美地区的空铁联动。这份由荷兰机场顾问公司针对我国运输市场现状而做的《从铁路至机场》调研报告,是以法兰克福机场、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为例,总结出,一个国家成熟的综合交通体系必须实现铁路民航的有效对接。
截至目前,国内实现高铁与机场的无缝对接,仅有上海虹桥机场一例。
记者了解到,京沪、沪宁高铁上海站设置在虹桥机场西侧,形成了从杭州、嘉兴等地旅客到达虹桥机场只需一站。而高铁与机场之间采取的是空铁联运。即旅客从杭州前往虹桥机场乘飞机,行李可以在杭州托运。
“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在于为虹桥机场吸引了更多的客流。”王健认为对于旅客而言,空铁联运并不是最大的好处,而是在于旅客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如果上海虹桥机场与杭州机场都有去西宁的航班,但是虹桥机场的时间在10∶00,而杭州机场的时间是12∶00,赶时间的旅客就可以选择虹桥机场提前出行。”
据王健透露说,上海虹桥机场能与高铁对接,实际上是个“美丽的误会”。“按照铁道部的原规划,京沪高铁上海站并没有设置在虹桥机场西侧,后因拆迁方面的问题,无奈换到了虹桥机场,从而形成了空铁联动。”
“引高铁入机场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现在的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将高铁引入机场?”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计划经营部部长彭腾反问道,“空铁联动无可复制,除非是政府出面。”
民航干部管理学院副教授邹建军在5月13日也直言:“上海之所以能实现高铁、机场对接,幕后是上海市政府推动。”
记者查询到,在2007年颁布的《上海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布局规划》中明确指出,上海市政府在上海布局了145个枢纽站点,根据枢纽承担的交通功能和规模大小,分为A、B、C、D四类。
而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被列为A类枢纽站点——以航空、铁路等大型对外交通设施为主,配套设置轨道交通车站、地面公交站、社会停车场、出租车营运站等市内交通设施,共同形成的大型市内外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这意味着,上海虹桥机场很可能只是一个“孤本”,除非各地政府积极推动高铁与机场接驳。邹建军表示,“机场只是一个企业,而高铁归属于铁道部主管,如何能够推动机场企业与地方政府、铁道部门之间的合作?”
王建认为,如果不能从国家战略上推动这种联动的话,只能给予地方政府了。毕竟要修铁路,各地方政府要征地。只有纳入各地规划体系了,才能推动高铁%2B机场的模式复制到全国其他机场。
记者了解到,深圳机场(000089)以及首都机场也在积极推动高铁入机场的合作。但到目前为止,并未有实质性的进展。目前,民航业提出的“空铁联动”也并未得到高铁主管部门——铁道部的回应。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