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网友热议"傍傍族":67.7%认为靠自己难以实现梦想
2010-12-17 10:49: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网友热议

点评人向楠 漫画:唐春成

据《中国青年报》12月7日报道,如今,不少人一门心思地希望借助“捷径”实现个人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类人被称为“傍傍族”。由该报社会调查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56.9%的受访者确认身边遍存“傍傍族”,67.7%的人认为那么多人喜欢傍的原因是“靠自己的能力难以实现梦想”。

此报道一出,立即被上百家门户网站转载,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

一名中国新闻网美国网友认为,我们对于“傍”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傍傍族''自古有之,只不过那个时候叫‘门客''、‘清客''或者‘食客''罢了。”

雅虎网网友“helan”说:“从亲族关系、同乡关系,到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关系''在‘人情社会''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活在这一社会中的我们要想实现梦想,怎能不靠‘关系''呢?”

“虽然‘傍傍族''的现象一直都有,但现在越来越多了。因为现在要想过上更好的日子,就得想尽办法傍权、傍款。如今很多人哪怕只是遇到一点小事,都会想到要去傍,不愿自己去努力了。”新浪网贵州省遵义市网友“××12233”说。但他认为,当前更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已经形成一种刻板印象———不走“后门”、找关系、送人情,就肯定办不成事儿。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新浪江苏省常州市网友“巫茗半农”留言说,他曾是一个十分反感“傍”行为的人,但在2008年,由于孩子的上学问题,他不得不做了一次“傍权者”。从那以后,他渐渐地从被动的“傍傍族”,变成了主动的“傍傍族”。“自己虽说不想这样,但社会的大趋势如此,自己也只好赶鸭子上架了。”

一名新浪网河北省沧州市网友指出,人总是会本能地趋利避害。在社会现实面前,“傍”能让人平步青云,“不傍”则可能让人寸步难行,这样一来,做“傍傍族”自然成了理性人的最佳选择。

“‘傍''现象应该从制度上找根本原因。假如人们不用去傍,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也能有所成就的话,有谁愿意做‘傍傍族''呢?”搜狐社会网友“hnbowen001”说。针对这一社会现实,搜狐社区网友“Time”甚至认为,“傍傍族”越来越多催生了近年来的“国考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12月16日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2011年新年招待会。>> 详细
点击排行
  中印发表联合公报 建立两国元首定期互访机制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11年新年招待会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