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门”最新声音:
获救学生愿捐款200万
事实上,除了众多引发网友愤怒声讨的“冷血”言论之外,复旦大学校内BBS上也不乏一些“理性”的声音。一位获救学生就发帖称,现在不该只是互相谴责,应该理性地解决问题,“捐款是第一步要去做的,并要确保捐款要交到张宁海父母的手中。之前有朋友建议说捐200万元,我们18个人分,我觉得这个建议其实很好,但抱歉的是,目前这个数目还不太实际,但可以作为未来的长远目标。”
这位成员还表示希望尽可能利用社会资源来保证牺牲民警家人的生活,呼吁建立一些相应的“高危公职保障制度”、“专业搜救培训”等,确保用最专业的人去做最专业的事。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悲剧的发生。
这一声音得到了很多复旦校友的赞同:“建议以复旦大学的名义为张宁海家属设立一个基金,以学校出资和校友捐款为主,如资金充足还可作为今后黄山救援人员的伤亡补助基金。”
教育专家看“黄山门”:
理性过头就是冷血
针对这场不断升级的论战,教育专家熊丙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其实是个很危险的信息,应当引起包括教育界在内,整个社会的反思,谁培养了这些学生、谁在创造“唯结果论”。“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学校时候就有了强烈的功利主义思想,甚至于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成就自己?长此以往,学生的基本价值观念被扭曲,丧失了最基本的伦理道德。”
熊丙奇还表示:事情需要理性解决这一说法没错,但获救学生至少应该对导致那名警察丧生的事实有真心的忏悔,要知道自己的无知和鲁莽是主要原因,更应对此表达诚挚哀悼,“理性过头,就是冷血。”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曾表示:“我们的大学要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制度也应该多找找自己的弊病,光重视只是培养,不加强德才教育,这样教出来的人比没有文化的人对社会危害更大。”
文/陈庆辉、贺涵甫
图/来自网络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