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户为小鸭子“喊冤”
姚小蔓说,行业协会十分希望稳定市场价格。一开始,他们怀疑是市场游资在羽绒服市场作祟,但后来调查分析把市场炒作资金排除在外。
羽绒是一种天然保暖材料。它不像羊身上的羊毛剃了会再长出来,而是鸭、鹅养殖业下游的农副产品,也就是说,国内养鸭、养鹅主要是为了吃肉,只有当市场上鸭肉、鹅肉的消费量增加,羽绒产量才会跟着“水涨船高”。
在中国国际羽绒博览会上,也有不少羽绒服生产商与经销商认为是上游羽绒原料涨价,才导致羽绒服价格翻番。来自广东吴川“羽绒之乡”的陈文圣与河北白洋淀养殖大户刘建红则为小鸭子“喊冤”:“鸭子根本不是推高市场价格的黑手。”
羽绒产业要做到理性、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市场预警系统。湛江紫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圣经过若干年对市场的跟踪、分析后发现,羽绒原料的价格与鸭、鹅养殖的存栏数与出栏量成反比关系。鸭、鹅存栏数与出栏量越高,羽绒价格就走低;但却与猪肉价格成反比关系,猪肉价格高,就会迫使消费者改吃鸭肉、鹅肉,直接拉动鸭鹅养殖业;与饲料价格走势成正比关系,饲料越贵羽绒及其制品的价格越高。
“忽略其他因素,把矛头对准小鸭及其羽绒有失偏颇。”陈文圣说。
从事养殖业与做羽绒买卖的刘建红更有话说:小鸭过去只要三毛钱一只,前段时间已经涨到一只9元,农村散养户基本不养鸭了。一些养殖场上个月还是30万只的养殖规模,现在降至10万只,以缩小养殖规模来冲抵饲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
在刘建红看来,养鸭子的成本也已经上涨了不少。一只小鸭饲养25天至38天便可以出栏宰杀、出毛。8只鸭子产500克原毛,其中羽绒50克。一个养殖户每月领五六次鸭苗,每次两三千只。原来,一只鸭苗只需要5元的饲料成本即可以出栏,现在农产品涨价就需要开支10元喂养成本,人工成本又增加,鸭肉价格受猪肉价格的控制不能翻番上涨,养殖户一算经济账,只有副产品羽绒涨价才能填补养殖支出的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