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首届金融博览会平顶山市展区
“十一五”以来是平顶山市金融业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近几年,平顶山市政策性银行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营策略,商业银行先后进行股份制改造,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进,证券交易网络日益健全,各类专业性保险公司纷纷落户平顶山,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金融业整体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极大增强,在支持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促进经济机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呈现出经济、金融互赢、互荣的良好格局。
金融机构规模不断壮大,组织体系日臻完善。平顶山金融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以来,初步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各业并举,全国性、地方性金融机构并存,功能完备,运行稳健的多样化金融体系。银行业:现有1家政策性银行、5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兴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和2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平顶山市商业银行和卫东农村商业银行),另外还有9家农村信用联社和1家村镇银行,共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662 个。保险业:全市现有保险公司市级分公司25家,其中,财险公司12家,寿险公司13家,市及以下营业网点216家,从业人员12000人。证券业:共有各类证券营业部5家,2010年新增2家。
金融市场发展势头良好,竞争能力不断提高。银行信贷市场规模增长迅猛。截至2010年10月,全市银行类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144亿元,贷款余额675亿元,金融总量(存贷款总额)在全省仅次于郑州、洛阳和新乡,在省内位居第四。资本市场活跃。截止2010年10月,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开户数达到39万户,客户保证金余额16亿元, 2010年1-10月,累计发生交易额68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036万元。保险市场运行稳健。截至2010年10月,全市13家寿险机构累计实现保费收入达到27亿元,同比增长64.64%。12家财险分支机构累计实现保费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36.73%。
金融改革全面推进,地方金融机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以来,4家国有商业银行一方面继续积极推进人事、分配、经营管理和绩效考核等多项改革,全面推行公司治理机制;另一方面加快了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全面实现股份制改造。目前,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已全部完成改制并上市。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初见成效。2001年全市13家城市信用合作社改制重组为统一法人的平顶山市城市信用社, 2008年6月改制为商业银行,2010年11月更名为平顶山银行,实现了跨区域经营的根本性转变,郑州分行已在筹建。农村信用社自2004年开始明晰产权、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各项改革工作进展顺利。2007年平顶山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10家农村信用社专项央行票据全部一次获得人总行兑付。2010年5月在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制成立了平顶山市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平顶山卫东农村商业银行。
现金收入持续增加,总体呈现投放态势。2010年上半年,平顶山市金融机构累计收入现金1309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收264.55亿元,同比增长25.33%;累计支出现金1328.72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支272.80亿元,同比增长25.84%。收支相抵,上半年全市净投放现金19.72亿元,同比增长71.91%。从现金收支项目变化情况看,现金投放和现金回笼均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收支主渠道依然是储蓄存款,同时,服务业收入、城乡个体经营收支、农副产品采购支出、商品销售全呈增长态势,显示了平顶山市商业贸易的繁荣。
金融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在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的推动下,平顶山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领域得到迅速拓展,银行业务从传统的存、贷、汇等单一领域发展到存、贷、汇、票据承兑、贴现、回购、大额可转让存单、国债交易以及资产托管等领域。同时,电子信息技术在柜台业务处理、金融机构内部管理、资金清算、金融信息搜集处理发布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金融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张雷龙)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