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国外的流通业拥有专业的分销体系,有专业的营销、策划商品的能力和做法;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间能产生稳定和有效率的流转。此外,国内市场经济不完善,流通各环节、消费过程、产业链衔接等所消耗的时间、所占用的资源都很多。“凡此种种,都加剧了产品成本提升。”
解析2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在流通业环节内,中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也助推了产品成本高涨。
“为什么中国企业热衷于出口,为什么国外超市中的‘中国制造’比国内还要便宜?除了我国出口导向型的货币、税收等政策外,不可忽视的是,国内分割的市场、高昂的中间成本与扭曲的定价机制,与国外高效的定价机制、低廉的物流成本相比,体制性劣势过于明显。”资深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我国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中国各类产品物价的20%~40%属于物流成本,而美国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02年降为8.7%”。她认为,要降低物价,我国所需要做的是建立低成本而高效的物流网络。
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公路货运企业高达78万多家,但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很低,前20名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不到2%。这一状态导致去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全国GDP的18.3%,而美国仅占7.9%。
日常商业消费模式也被认作是影响社会物流成本的一大主因。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秘书长索沪生认为,美国的超级市场主要集中在交通方便的区域,虽然离住家远,“但巧妙地将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成本附加在消费者身上,”这样不计入社会成本的方式也是降低消耗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