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稳脚跟后,我通过单位买了价格优惠的“内部房”,结婚生子时又添了一部十几万元的私家车。前两年,我的直接领导提升走了,我升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目前正职空缺中。去年有个留京的同宿舍的同学出差广东顺道来看我,酒桌上他擂着我的胸开玩笑说:“你小子现在混得是我们班最滋润的一个了!”我呵呵地笑:“赶上了,赶上了!后来再进的很多都是硕士呢!”
远离诱惑 轻松工作
讲述人:王博 摄影师
声音:我清楚地知道,我回到老家昆明也一样是要奋斗的,只不过可以跳过房贷、车贷、户口这“三座大山”,不用担心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欠银行400块钱。
新周刊说,离开一线城市是人性和城市的双赢。不管这种说法是不是在一线城市无法立足的自我慰藉,至少对于我来说,离开是选择,而不是被选择。
北京确实是一个让人看不清楚、永远充满未知,从而痴迷的城市,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欲罢不能。要离开北京,其实最难面对的是“可能性”。有人问我,如果十多年以后,你留在北京的朋友接触的人都是各个行业的精英,或者现在不如你的人在哪哪哪有了自己摄影展……说实话,一开始我是很害怕的,谁能甘愿自己平平凡凡呢?但是混沌地想了很长时间,我终于清楚地做出决定。
我们在北京上大学,一呆就是四年。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家乡经济发展怎么样,只是单纯觉得会比北京差很多、机会少很多、能够达到的高度低很多。其实也不是这样的,不信回去找找工作试试,牛人是无处不在的,只不过北京比较扎堆而已。
我觉得回昆明对我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发展自己的爱好。弹弹吉他啊、练练书法啊、看书写文章啊……一直以来我都有个小小的遗憾,就是没学钢琴,现在这个遗憾可以开始慢慢弥补了,打算好好练古典吉他。所以,这次离开,是我去实践自己人生哲学的第一步,带着自己好不容易理出头绪的价值观,离开这个充满诱惑和上升阶梯的城市。(综合博客内容)
专家点评
人才资源正在进行大洗牌
金融危机沉淀用人需求
中华英才网职场专家欧阳晖表示,实际上,无论是长沙、沈阳,还是上海、重庆,今年的招聘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可以说近年少有。这固然与前两年金融危机沉淀下来的用人需求集中爆发有关,但更意味着,随着各地协调发展的步调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时代到来,人才资源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洗牌重组,我国的人才结构将随之优化。
今年流行“集装”订购
与往常为单个企业发布招聘信息不同,前程无忧的职场顾问王剑明显地感觉到,今年以省市为委托方的“集装”订购人才正在悄然流行。有的是省级人力资源部门,有的是开发区管委会,还有行业协会,他们通常要求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频道发布集体招聘信息,甚至像大连软件园管委会还专门聘用了猎头网罗企业高管。
回流有助于优化人才结构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对于人才回流现象,王剑认为,有利于优化各地人才结构,值得肯定。从小的方面讲,大城市人才荟萃,部分求职者无论是生活成本、竞争压力还是幸福指数都难以为继,与其咬牙硬“扛”,不如选择竞争相对较小的二线城市。
中华英才网职场专家欧阳晖还指出,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实施向西部和农村地区等“人才导向区”的倾斜和特殊政策,以利于推进城乡、区域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人才从一线城市逐步回流的大趋势不可阻挡。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各地大规模订购北京人才,会不会伤了本地人才的心?王剑认为这是个必然要承受的过程,就像当年国人一度迷信“海归”一样。即便是有困扰也只是阶段性的。
专家支招
“刚需”应届生更应考虑外地
“应届生找工作就像结婚买房子,是刚需;资深人才换工作则属于投资改善性住房——两者的机会成本不一样。”王剑建议,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后顾之忧远远少于拖家带口的在职人员,大量的招聘职位在二线城市,因此他们更应考虑外地或者回乡就业。不过相对于大城市的拥挤、高节奏等,二线城市在环境和生活空间等方面的优势对于资深人才来说也有独特的吸引力。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姜葳
本版摄影 晨报记者 蔡代征
来源:北京晨报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