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时政
“集体腐败”案多发 反腐专家呼吁刑法重拳整治
2010-11-26 09:09:18      来源:法制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集体腐败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腐败的一个不良发展趋势,诸多“以集体的名义”进行的违纪、腐败行为已屡见不鲜

班子成员怀着不被发现或“一同腐”的侥幸心理,要么一荣俱荣,要么一损俱损,集体腐败也就从决策变成了现实

湖南省耒阳市矿征办窝案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利益同盟,矿征办内部上下级之间、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被腐败利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利益链。所以,才会有矿征办主任罗煦龙被处理后100余人闻风而逃这样令人吃惊的事情发生。

这种集体贪腐,表面上是经过集体研究决定,但“集体决定”的内核已被偷换。研究什么、决定什么等集体决策关键环节权力运行失去了必要的监督。

为此,有反腐专家呼吁,针对集体腐败的新变化、新特点,制定具体法律条文,做到疏而不漏,并始终保持惩治集体腐败的高压态势。

一个正科级干部,在短短5年的任期内大肆受贿45.8万元,伙同班子成员4次私分公款57.4万元,另有181.4万元巨额财产不能说明来源……

一个拥有770人的事业单位,100余名干部职工涉案,其中55名中层干部被立案侦查,主任、副主任、纪检组长、征收大队长、非煤队长、稽查队长、行政股长、站长、班长纷纷落网,涉案金额多达500余万元,其中4名主要人员涉案300余万元……

这起惊动了中纪委、公安部的集体贪腐案件,向世人“生动”地展示了一条“上下勾结、利益均沾”的腐败生态链。

受贿“三板斧”

耒阳市位于湖南省衡阳市东南部,煤炭可采储量5.1亿吨,是全国产煤百强重点县(市)之一。耒阳市矿产品税费征收管理办公室下设11个收费站,50多个收费点遍布耒阳全境。按照规定,耒阳境内所有运煤的车辆按载货量向矿征办缴纳相关税费,税费为每吨煤70元至80元。按此计算,一台运煤车辆需缴纳的税费动辄以千元计。矿征办每年为耒阳市创造数亿元的财政收入。

由于掌握着煤炭资源税费征管大权,“矿征办”在耒阳是个肥得流油的单位。尽管从工资表上看,大部分员工月工资不过千余元,但当地人都明白,只要挤进了矿征办的大门,就等于找到了一条快速“致富”的路径。

据参与侦办这起窝案的衡阳市石鼓区反贪人士介绍,耒阳市矿征办员工“搞钱”的主要方法是私放煤车及收款不入账。而要铺平这条发财之路,必须要打通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时任耒阳市矿产品税费征收管理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的罗煦龙。

耒阳市矿征办下设的11个税费征收站里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招聘的合同制人员。这些合同工只有提拔当了征收站的站长以后,才能解决财政事业编制,才能“转正”。而掌握这一“生杀大权”的人,正是罗煦龙。

由此,罗煦龙利用手中的权力,掌握了三路“财源”:一是已经当上征收站站长的人,自然要感谢罗的“栽培”,感恩戴德、心甘情愿地向其年年送礼,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得到罗煦龙的提拔重用,保住现在的位子;二是普通的合同制人员和没有得到提拔重用的,想让罗煦龙能为其解决财政事业编制,给他们一个“铁饭碗”,更要巴结讨好罗煦龙;三是下属站点私放煤车收款不入账,“创收赚外快”要得到罗煦龙的默许,也要向罗“进贡”,否则罗煦龙会组织人员清查私放煤车的行为,断绝他们的“财路”。

2007年7月,矿征办下属效益颇丰的竹市征收站点好不容易空缺一个站长职位,随即便引来数十人争夺。仅仅一个股级干部的小职位,却成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为了能顺利坐上站长的“宝座”,大家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与罗煦龙同乡的黄某更是绞尽脑汁。

时值端午节前后,黄某以拜会嫂子的名义提着水果和用礼品盒包装好的8万元现金去罗家送礼。见罗煦龙不在家,黄某向其妻简要说明来意后,会意地将礼品盒放在沙发上,便大步流星地告辞了。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黄某又分5次向罗煦龙“进贡”达20万元,要他看在老乡的面子上多多关照。“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年终的干部任免主任会议上,罗煦龙将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票投给了黄某。

自罗煦龙走马上任以来,凡下属征收站主要党政干部的提拔均由他一个人说了算。而那些想被提拔转正解决待遇的、想被重用进入班子的、昔日得到关照感恩戴德的,纷纷趋之若鹜,追着抢着巴结讨好罗煦龙。

“罗煦龙之所以能够大肆敛财,在于他手中拥有缺乏监督的绝对权力。”有知情人士分析道,我国干部任免公示制度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在一些基层单位仍然难以落实。而要堵住这一漏洞,就应该增加对“一把手”监督的环节,内部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都必须制度化,干部任免的提名、考核、测评等环节都应该“放在阳光下”。

夫妻“双簧戏”

罗煦龙并不是天生的贪官。今年46岁的他,在领导干部职位上苦心经营,风风雨雨走过了26个年头。“我们调查发现,最初罗煦龙还是能够洁身自好的,第一次收了800元钱,坚持要退回去。但最终还是禁不住物欲的诱惑,一步步迈向了犯罪的深渊。”办案人员说。

而在罗煦龙的堕落之路上,他的妻子匡秀凤可谓是“功不可没”。

在罗任职期间,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到他家中“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对于下属送来的“红包”,他都来者不拒、一一笑纳。但在官场上摸爬滚打26年的他不是不清楚党规、党纪,他更深知法律的严厉,害怕事情终究败露。

为掩人耳目,罗煦龙深思熟虑后,决定由妻子匡秀凤作他的“经纪人”。每逢过年过节的晚上,只要有人敲门,他便知道是有人来“进贡”了,于是知趣地躲进卧室关上门,留下妻子匡秀凤在客厅应酬。来人见罗不在家,即把“红包”递到匡秀凤的手上,自报姓名,说明来意和请托事项,便转身离开。客人前脚刚走,罗便走出卧室和妻子一起清点“贡品”。

在审讯中,罗煦龙坦白:这样做的意图有三,一则当着“客人”的面收钱有失身份,“拿”的话,情面上多少过意不去,“不拿”,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二则实在碰到难办的请托,可以有理由推脱;三则一旦有事,更可佯装不知,将责任全部推到妻子身上。

就这样,妻子在台前张罗收钱,罗煦龙在幕后暗中策划,夫妇二人联手上演了一幕幕“双簧”好戏。

由于担心存在自己或家人名下的钱款会被组织和司法机关查出,夫妻俩又想出了一招——用别人的的名字到银行存款。

2005年,匡秀凤着手以其弟匡某的名义将赃款存入银行,其后学起游击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先后以其堂哥、外甥女、同学、妹妹的名字将赃款200余万元化整为零存入各银行,并将这些存折、存单交给上述人保管,而密码由自己掌握。

2009年6月,征收办下属站长刘某等私放煤车而收款不入账被立案侦查后,匡秀凤担心纪委和检察机关会到家里搜查,遂将95万元的存单转移交给罗煦龙的司机梁某保管;将购买房产的交款依据转移交给其妹匡某保管;案发后,匡秀凤出逃到湘乡市后,又再次转移100余万元。

“官员把自己的亲友当作了收受赃款的屏障,这种现象在基层较为常见。罗煦龙的赃款都是在我们掌握了充分的证据之后,他自己主动交代出来的,否则很难查处。这些行贿款项一般都来自公款,财务公开问题值得我们警惕。”办案检察官透露说。

针对此案,有分析人士指出,亲戚朋友往往成为基层官员走上贪腐之路的“催化剂”。家庭这一关在廉政建设面前显得越来越脆弱。因此,将廉政文化建设引入官员家庭显得十分迫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特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杨晶将应邀赴中非出席12月1日举行的中非独立50周年庆典。我们希望有关各方共同努力,在六方会谈框架内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各方关切,实现半岛和平稳定及东北亚的长治久安。>> 详细
点击排行
  某政府网雷人调查:仅有满意和非常满意两选项
上海多名地方官员被曝低价认购楼盘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