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青岛上内高班的阿茹孜・古丽给新和县农民艾则孜・艾迪里斯写信,她在信中说:“我在青岛看电视新闻,了解到艾则孜爷爷的故事,很受感动。我们年轻一代享受了国家的各种惠民政策,更要好好学习,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更好地报效国家的培养、社会的关爱。”
前不久,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分别对新和县渭干乡帕合特勒克村农民艾则孜・艾迪里斯“红色收藏”事迹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
新和县70岁的维吾尔族农民党员艾则孜・艾迪里斯,坚持“红色收藏”48年,建起新疆首个农民“红色收藏室”免费向群众开放,被有关部门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他曾担任村支部书记25年,带领村民兴修水利,脱贫致富。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基层少数民族党员的神圣职责,表达着对党的赤诚之心。
从没进过学校的艾则孜・艾迪里斯是通过脱盲班学会读书写字的,他将自己对党、对新生活的热爱、对英雄的景仰一字字写下来:“1965年2月2日。我是个贫困人家的孩子,从小因为穷,上不起学……是伟大的祖国给了我温暖,让我过上了好日子,我要像雷锋一样,为人民做更多的事。”“我从小就得到了党的关怀,我要让下一代也知道党的恩情,把党的先进性延续下去”。他日记里的两句话给前去参观的人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新华社记者刘宏鹏采访后说:“我从没有见过一个普通的农民能这样热爱党和国家,他用自己的行动和真挚感情表达了内心深沉的爱国之情……”
“我们要大力宣传像艾则孜・艾迪里斯这样的典型人物,他把48年来点点滴滴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全部浓缩在自己的收藏里面,他真是个了不起的农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吴卓胜在稿件里写下这样一句话。
来源:新疆日报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