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建设亚运城的时候,最初的方案放在广东奥体中心旁边的广氮地块,但最后选择了现在的番禺区石楼镇海傍村。当时,广州城市发展的战略就是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中调,南拓就是往番禺、南沙发展,要在南村往南一点规划发展一个“广州新城”,人口大约100万。亚运城即是一个很好的起步。这些,也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记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这座城市真正的主人。我们做的所有工作,都要造福于广大市民群众,让市民从中受惠。当年广州申办亚运时,您是市长,如今举办亚运时,您已是市委书记,一直以来您最感欣慰的又是什么?
张广宁:更加重视让老百姓得实惠,努力做到办好亚运为群众、依靠群众办亚运、亚运成果群众享。
拿治理水环境来说吧。水是生命之源。一个城市有水就有灵气。这些年来,在市里的很多工作中,我最关心的是民生“一号工程”——治水!2004年,我们开始实施“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后来又启动了“退二进三”工程;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2008年4月到广州调研,对广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要求我们要抓住亚运契机,把广州的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层次,把广州建成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尤其强调“如果不能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放心水,人均GDP就是达到两万美元,也不能算是科学发展。”经过“背水一战”,治水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区范围内经过整治的河涌已不黑不臭了,水质有了明显好转;西江引水工程也在9月30日实现了通水,每天流入广州城区350万立方优质水,可以满足老城区600多万市民的饮用水需求。如果不是这样,广州这次根本不可能在海心沙搞什么“水上亚运开幕式”。
现在看来,经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李长春同志当年提出的广州城市环境面貌“2010年一大变”目标,省委汪洋书记提出的“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要求,基本实现了。
前不久,“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所在的荔枝湾涌附近85名群众和商户联名给市委、市政府写来一封信,衷心感谢市委、市政府的惠民决策和为民情怀。
记者:亚运会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竞技运动水平最高的综合性体育盛会,也是以体育为载体的最大规模的亚洲文化庆典活动。回顾过去几年艰苦而卓有成效的亚运筹备工作,作为亲历者和组织者,您认为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将为广州带来什么?为广东带来什么?为中国又带来什么?
张广宁: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给广州、广东乃至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搭建了展示改革开放、繁荣发展、文明和谐、热爱和平的舞台。办好一届具有中国特色、广东风格、广州风采的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有利于弘扬体育精神,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激发人民群众了解体育、热爱体育、参与体育的热情,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和人民健康素质;有利于促进广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有利于宣传岭南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提高国际声誉,增强国际影响力,推动广州、广东以崭新形象大步走向世界;有利于展示新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展示我国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理念,展示我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加强我国与亚洲各国、各地区的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与历届亚运会不同,广州这次还同时举办亚残运会。广州亚残运会是“远南”运动会更名后举办的第一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具有首创意义和示范作用,将在国际上产生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影响。我们将坚持“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的理念,精心组织办好亚残运会,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广州城市无障碍设施,推动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建设“爱心城市”。从这个角度说,办好一届平安、精彩的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是为国家、为民族增光添彩的一件大事。因此,我们深感使命无比光荣,责任重如泰山,丝毫不敢懈怠,一点都不敢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