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第十七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陕西杨凌开幕。
展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宣传部吕卫东部长介绍了学校的参展内容以及近几年的蓬勃发展。本届展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的的展览主要分为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两大部分。科技创新发明部分包括小麦、油菜、玉米、苹果、油桃、西瓜、番茄、葡萄等新品种的研发及新的种植工艺50余项;科技示范推广部分包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主导产业区示范推广的成果。 “农业生产环境监控设配武装的大棚模型”无疑是本次展会的亮点。
前沿科学研究与农业技术推广的紧密结合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蓬勃发展的最大亮点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近年来,学校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研究成果,特别是在体细胞克隆技术、胚胎干细胞、杂交小麦、生态环境治理领域。据ESI数据库2010年9月1日最新排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2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1%。学校在植物病原卵菌致病机理研究方面也取得重要突破,研究结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
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学校依托杨凌示范区,借鉴美国农业科技推广经验,在国内率先提出并积极探索的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据了解,目前,学校已在陕西省内建立了白水苹果等8个试验示范站。其中,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正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专业性试验示范站的目标大步迈进。
学校也在已在外省的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山东等地分别建立了20个小麦新品种和7个油菜品种示范园。此外,新品种选育方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陆续培育出了一批适宜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条件的农林植物新品种。 “西农人”正以陕西人的特有的性格和精神为实现“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来源: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实习记者 张锁峰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