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红木家具:从“天价”暴跌到“地价”的背后
2010-10-29 13:54:28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原来能买架“空客”,如今买不来一辆车

博览会参展商家阮文成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当年标出8000万元10件套的‘天价家具’,现在不到60万元就能买到19件套,价格缩水了100多倍还不止。原来卖一套家具能买一架‘空中客车’,现在可能还买不到一台越野车!”

当年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红木家具经销商黄鹏曾经介绍:“酸枝木是广义上的红木家具,此类木材生长周期很长,成才基本上都要上百年,2003年的酸枝木价格还不过7000元/吨,2007年的间隔已经飙升到35000元/吨。”

而在本届博览会上,参展商家阮文成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红木家具系列中的酸枝木,价格已经从当年的近80万元/吨,跌落到不到10000元/吨,价格缩水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原料价格的缩水带来的自然是下游产品的销售价格迅速跳水。《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广西凭祥、东兴等边境口岸和南宁、柳州、桂林等家装展会、家具场采访时,绝大部分红木家具销售商认为,从2007年上半年达到巅峰以来,就一路下滑,目前为止,价格已经“跌落”到只有当年的百分之一甚至二百分之一。

凭祥红木家具销售商黄翔告诉记者,2006年至2007年是价格疯涨的一年,2005年黄花梨、紫檀木的价格不过10万元至20万元一吨,2007年8月,黄花梨就达到每吨250万元至270万元,紫檀超过每吨70万元至80万元,那几年,红木家具行当产生了一个接一个一夜暴富的神话。

黄翔说:“但现在的价格,低得让人心痛,不仅原料价格超跌,家具市场也呈现出有价无市的局面。”

黄翔告诉记者,2006-2008年上半年,几乎每个月都能有200-300万元的进账,江浙、福建一带的老板,看到店家有红木原料,不管品质怎样,不管能否按时交货,直接就砸钱购买。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市场迅速萎缩,如今一年到头可能都进不了100万元的货款。

“泡沫破灭”引发价格回归

曾经多次在电视台“收藏”、“家珍”一类的栏目推荐红木家具的收藏爱好者蔡利强说:“现在我再也不说红木家具能保值增值了,因为2006-2007年入行的亲戚朋友抢购的红木家具,现在都在骂我呢。”

《经济参考报》记者对多位业内人士进行采访时,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是:“红木家具”从“天价”到“地价”的迅速变化,与大量游资涌入其中进行疯狂炒作密切相关,如今,炒作的游资早已纷纷离场,但由此导致的红木家具“产—供—销”环节的混乱,使整个产业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将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实行“一费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实行“一费制”。>> 详细
点击排行
  香港宣布申办2023年亚运会 预算60亿港元
官场现形记:细数2010年落马贪官七宗“最”(组图)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