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几年后,工资才微涨了几百元,算下来,此时一个月的工资大约只能买0.7平方米房子。而同样的一套房子,对开发商是同样的成本,购房人却要多付出四五十万元。两相对比,房价涨幅竟是工资涨幅的整整100倍。
但我依然固执地认为,房价不可能这么离谱地涨下去。于是咬咬牙,继续租房子。不过,对于无房户来说,另一重煎熬又来了——房租也涨了,翻了一番。这意味着,我要拿出工资的三分之一来租房。
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房市的风向也开始有了变化,主降派占了上风。我关注的楼盘一度跌回万元以内。
也许是受“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暗示,我也是喜滋滋地看着日渐下跌的房价,居然忘了出手。这是我痛失的第二次机会。
俗话说得好,“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没过多久,房价又重新高昂起了头颅,曾经蔑视它的人却被它蔑视了。
时间:2009年
“在2006年赤贫的我,只要借15万元就可以买房,到2009年有了十几万元积蓄的我,却要借三十几万元才能买;在2006年,我工资的一半可以支付月供,到2009年我却要不吃不喝、用工资的全部来支付。”
轰隆隆的刺激经济计划开始了,4万亿元的投资或明或暗地拥入了楼市。
从2008年年底开始,房价开始复苏。有熟悉的房屋中介提醒我,赶紧下手买房,我还很鄙视地从鼻子里哼着:“大哥,忽悠我吧。”
谁知,2009年春节之后,房子每平方米的均价就涨了4000元,此后每个月都以递增数千元的速度疯涨。身边的同事、朋友着慌了,纷纷倾全家之囊,父母、祖父母、孩子三代人供一套房的现象比比皆是。可以说,高昂的房价掏空了全国大多数普通家庭。
关注过2009年楼市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谁也没想到,在2008年短暂下跌的房价,会在2009年如此疯狂地报复性上涨。曾经以为2007年是“疯”的顶点,谁知2009年的房价会在2007年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
我关注的楼盘已突破两万元大关。仍以我一直关注的楼盘算一笔账:同样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在2006年的首付是15万元,月供2000多元;到2009年首付变成了50万元,月供7000多元。
这意味着,在2006年赤贫的我,只要借15万元就可以买房,到2009年有了十几万元积蓄的我,却要借三十几万元才能买房;在2006年,我工资的一半可以支付月供,到2009年我却要不吃不喝,用工资的全部来支付;在2006年,我每个月的工资可以买1平方米房子,到2009年,却连买0.3平方米都很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