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2010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开幕
2010-09-09 10:02:45      来源:中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以“城市合作,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8日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包括美国前总统卡特等多国政要在内的49个国家约70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开幕式。

本次大会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主办,围绕“城市合作,走向美好生活”,共同就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城市环保、节能减排与开发利用新能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交通、打造城市新品牌等问题,展开讨论,交流经验。

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陈昊苏会长介绍,中国的国际友好城市活动开始于1973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有30个省、直辖市的369个城市和126个国家1717座省、州缔结了友好关系,国际友好城市已经成为地方对外交往的主要渠道。

美国前总统卡特也在致辞中表示,自中美1979年建交以来,中国一直以积极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和合作,并因此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并且仍在更大范围地和世界各国发展新的友好的合作关系。

陈昊苏会长说,中国城市和世界范围内的友好城市之间的合作已经从原来单一的政治经贸关系拓展到包括文化、人才培养、城建以及低碳环保在内的多领域合作关系,而环境保护因为全球变暖这一世界共识而在友好城市之间的合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则在发言中呼吁各国政府能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取得共识,因为如果没有政治上的共识,就根本不可能有效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成思危同时坚持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当承担“共同但有区分的责任”。他说,中国二氧化碳的历史排放量只占世界的9%,人均排放量占美国的四分之一,并且发达国家将制造业转移到中国,由此排放的二氧化碳却计算在了中国头上。但他也表示,尽管有上述原因,中国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努力。根据今年三月在英国新能源的财经峰会上的统计,中国近三年来新能源方面的投入,年均增长44.3%。中国在新能源发展方面的不懈努力能够为世界绿色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国日报(记者 钱雁峰)编辑:马原


新闻热搜
 
专题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专题>> 详细

各地新闻
6日至7日,李克强先后来到武汉市、鄂州市,深入基层医院、城乡社区,走进农户家中、田间地头,着重就改革发展和民生工作进行考察调研。一下飞机,李克强就来到曾是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武汉市黄陂区陆咀村,察看公共卫生服务情况,并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 详细
点击排行
  李克强在湖北考察 强调加大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力度
住房城乡建设部:防止"申遗"作为政绩工程一哄而上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