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后危机”时代中日经济何处去?
2010-08-29 09:16:22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后危机”时代中日经济何处去?

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前瞻

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将于28日在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将与日本外务大臣冈田克也共同主持对话。据悉,双方经济和外交事务多位“重量级”人物将共同参加对话。

此次对话是今年6月日本新一届内阁组建后举行的。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之际,中日领导人围绕经济复苏对策、加强双边互惠双赢合作、全球范围和区域合作进行对话,对推进两国经济合作持续发展,夯实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谋求发展战略良性互动

2010年是中日两国制定未来经济发展蓝图的关键之年,此次对话为两国强化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寻求双方发展战略良性互动提供了有利契机。

在欧美经济疲软、进口减少的情况下,中日两大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都希望加快调整国内经济结构,布局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和启动内需。

今年6月,日本新一届政府执政之初,即制订了日本今后十年的经济增长战略,涉及环境和能源、国民健康、亚洲经济、观光、科技、人力资源等六个战略领域,被称为是实现菅直人政府提出的经济、财政、社保“三强”目标的具体计划。

与此同时,中国将启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编制,提出了国内外发展环境、思路目标、产业结构、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等8大领域发展目标。规划将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模式作出明确前瞻。

外交学院院长助理江瑞平说,日本新增长战略提出的六大领域都与中国密切相关,在“亚洲经济战略”、“绿色创新战略”、“观光立国战略”中都提到了加强与中方合作的具体内容。

江瑞平认为,日本民主党政府提出的新增长战略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规划可以形成良性互动。双方可以在此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就两国发展战略的互补性进行探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专题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专题>> 详细

各地新闻
>> 详细
点击排行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闭幕
监察部人社部:组织公款出国游情节严重者开除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