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协会是三轮车的家,管理站是协会的家,我们都是一家人”
昨天在管理站工作大厅分发上岗证的除了工作人员外,还有三轮车协会的工作人员。据三轮车协会会长张德勇介绍,在永城市东西城区三轮车管理站分开之前,三轮车协会也形同虚设,整个三轮车行业没有专门组织管理,营运市场混乱无序,抢客、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三轮车到处乱停乱靠,严重扰乱城市正常交通秩序。加之从事该职业的多为企业下岗职工,年龄偏大、家庭困难、下岗后心理失衡,一遇事就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一度时期成了市里的“老大难”。自从今年元旦,三轮车管理站分为西城区和东城区两个站,咱们东城区管理站的新任领导班子采取全新的工作方法,我们协会也积极配合,促进了三轮车营运市场的稳定健康运转。当记者问其协会的职责时,张德勇得意的说:“现在协会的职责就是对管理站精神向营运者传达,对营运者的心声积极向管理站反映,上情下达,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今年52岁的三轮车工人戴光从,10年前从棉纺厂下岗,上有老下有小,老婆又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全家人的生活就靠他搭三轮维系。穷不夺志,老戴常说,搭三轮车也是社会的一员,做事做人要对得起良心。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年4月的一个周日下午,老戴把一位男青年送到了超市门口,拿出水壶正准备歇一脚,无意中发现车垫上躺着一只灰色手机。“一定是刚才那位青年不小心掉下的。”他急忙四处张往青年,而青年早已不见踪影。“他一定会回来找,我不如在这里歇一歇。”老戴这样想着。 周日的超市人流如织,不时有人过来搭车。老戴只得笑着脸回绝。一个多小时过去,老戴坐在车上快要打起了盹。这时一句“师傅,刚才我搭你的车,是否有个手机落下了。”老戴掉头发现,正是刚才那个男青年。几番确认后,手机终于物回失主。男青年连声感谢。“找到就好。不过下午的生意真被耽误了不少。”说这话时,老戴已踩车向前驶去。
张德勇说:“像老戴一样的营运者很多,寒冬腊月救助智障老人的,经常送急救病人,送迷路的儿童回家的,义务接送高考学子的……在协会里,这样的善举数不胜数。三轮车协会是营运者的家,而管理站是协会的家,我们都是一家人,作为营运者,我们会自觉的维护三轮车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