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绵高速公路边林立的广告牌中,一块“绿色动力 造福人类”的蓝底白字招牌引人瞩目。
倍受关注,除了“主人”是地震受灾最为严重的央企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汽”)之外,还有东汽创造出来的我国新能源设备行业、西部装备制造业的“东汽奇迹”。
我国西部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带动了西部能源产业的大发展。近10年来,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紧紧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发扬东汽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依托高新技术和自主创新迅速拓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太阳能等“多电并举”的新能源发展格局,成为西部装备制造业的一杆“大旗”。
产量:从年产300万千瓦到累计突破两亿千瓦
2010年4月26日,在5.12大地震两周年来临之际,在新东汽全面投产竣工的胜利时刻,随着发往景德镇电厂的66万千瓦机组的顺利盖缸,东汽建厂发电设备产量累计超过了2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备总量的四分之一。
东汽成立四十四年来,从设计产能60万千瓦到发电设备产量累计突破2亿千瓦,从一个备战的三线企业发展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电力装备生产企业,从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万千瓦汽轮机到今天火电、核电、燃气轮机、风电、光伏发电等“多电并举”、齐头并进,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和电力工业的技术升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东汽所属的东方电气集团的上市公司――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的年报中可以看出,火电、风电、水电、核电产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7.9亿元、62.8亿元、30亿元和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140%、16%、117%。从订单上看,去年东方电气集团新增订货约600亿元。新增订单中,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品的份额进一步增加,成绩的取得正是得益于结构调整。
早在传统的火力发电机组站稳市场时,东汽就提出了“绿色动力、造福人类”的发展宗旨,把目光投向绿色环保型能源开发,以大容量机组和新产品、可再生能源为主,以小功率机组为辅,重点扩大风电、核电、燃机市场,积极向太阳能和海水淡化等朝阳行业拓展。东汽领导层敏锐地意识到,企业要发展,必须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坚定不移地走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太阳能“多电并举”的道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东汽的“多电并举”不是保证所有产品齐上齐下,而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作出优化调整。近几年来,东汽的产品结构有效调整是推进公司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燃煤产值比重由2006年的86%下降到2009年的38%,而新能源产业比重从2%上升到60%。新能源产业的大幅增加,为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了大量的现金流,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 “多电并举”,“东方不亮西方亮”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公司的经营风险。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通讯员 关绍友 蒋春霞)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