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数量不落下风,在游客中的口碑同样不错。无论是翻看《寄往深圳的明信片》上的留言、现场采访参观者还是参看网络讨论,深圳馆的得分显然不低。记者注意到,会有人说深圳馆“很特别”,也会有人说“看不太懂”,但却几乎没有人说深圳馆“不值得一去”。在记者采访过的参观者中,有很多人说因为深圳才来看深圳馆,还有更多的人说:“看了深圳馆之后,我更想去深圳了。”
深圳馆总策展人孟岩在谈到策展理念时曾向记者说:“深圳馆当代艺术的展示方式主要还是面对建筑师、美术爱好者这些有一定艺术鉴赏力的人群,我们不奢望所有的游客都能明白展览所展示的理念、给出一个很高的评价。”参观者普遍给出的好评,应该是给这位建筑师的意外之喜。
引起国际规划学界关注
如果说普通游客的感受还流于感性,那么孟岩所说的目标人群,他们给出的评价应该更能说明问题。事实上,在深圳馆的展出过程中,运营团队特意邀请了许多友馆的馆长、建筑师等,与他们进行交流。发展到后来,更多的专业人士不请自来。深圳馆的导览员说:“经常有人参观到最后,在出口盖章处掏出名片自我介绍是某某设计师,他们说展示案例和手段都很好,希望能进行深入交流。”
首尔馆的策划总监白承薰看完深圳馆后惊呼:深圳馆颠覆了我的印象,原来深圳那么有创意。白承薰特别询问记者深圳馆的策展人是不是从外面请来的,当得到否定的答复后,他由衷地表示赞赏:“深圳馆的策划很独特、很高明。审视了深圳过去的发展,也展示了深圳人对未来的想像,而且启发观众的思考。”
来自瑞典马尔默市环境与规划部门官员詹尼佛特别注意到,深圳的策展团队中包括建筑师和政府负责规划的官员,展示提供了城市发展、更新的经验。詹尼佛认为,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由政府主导的规划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城中村和旧城区的改造,必须考虑到人与城市的和谐。她很高兴深圳案例将焦点集中在人的身上,展示了通过正确的规划和产业引导,带给市民幸福城市生活的例子。
名声在外的深圳馆甚至引起了国际规划学界的关注。今年6月,同济大学和国际中国规划学会共同举办“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国际研讨会暨国际中国规划学会第四届年会,特别邀请深圳馆的策展团队做主题发言。与会专家当即表示希望亲自参观深圳案例馆。50余位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亲临深圳馆,就城市发展、城中村问题以及大芬村案例的缘由和发展等展开现场讨论。
深圳馆不只有《大芬丽莎》
深圳馆为什么可以吸引这么多游客,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就像“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蒙娜丽莎”一样,喜欢深圳馆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人喜欢深圳馆新奇有趣的展示方式;有些人对大芬村的发展充满好奇;还有些人则折服于深圳的发展速度。
饱受媒体关注的深圳馆外墙——千人油画《大芬丽莎》是吸引很多人在深圳馆驻足的直接原因。意大利馆参展代表、意大利对外贸易协会主席万塔尼听说深圳馆把意大利名画作为外墙时哈哈大笑,说这代表了中意两国人民对美的共同向往,要把意大利馆的工作人员都拉过去参观。
但深圳馆里,绝不只有《大芬丽莎》。马德里馆展览部部长依格纳西奥最喜欢的展品,是深圳商报记者余海波拍摄的大芬画工。他指着那些画工说:“你看他们的眼睛,很坚定、很自信,就像蒙娜丽莎的眼神一样令人感动。这让我感到他们是有梦想的人。”来自浙江的小朋友林一航说:“入口处的动画片很好玩,我也喜欢那些花花绿绿的颜料盒(指深圳馆内的再生盒)。”美国游客尼克则在主题影片《深圳面孔》前停下脚步,观赏良久。他对记者说:“我在历史书里读过上世纪初美国兴起的景象,我觉得和你们现在的情况很像,怀揣梦想的人推动了城市的高速发展。”
来源:深圳商报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