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查看修复的文物。本报记者 张斌 摄
“修补的图案有没有依据呢?没有依据就不能补缺!”昨天(7月14日),圆明园首批修复文物专家评审会上,专家肯定了修复工作的成绩,同时对主办方的修复方法提出质疑。
昨天,圆明园首批破损文物完成“试验”性修复后正式亮相。历时一个多月,按照“展示修复(用白石膏配补在残缺处)”、“美术修复(白石膏配补后描上金漆)”、“考古修复(将残缺处的图案修复)”三种方式,20件圆明园出土的破损瓷器“完美”转身,呈现在专家面前。
这20件瓷器中,有的在破碎的地方用白石膏修复,有的还在石膏外面涂上一层金漆。部分瓷器,其残缺的图案和花纹经过后期人工绘制,也“恢复”了。参加评审的专家看完后,在使用金漆、补齐图案、石膏材质等方面提出质疑。
圆明园文物修复公益活动组委会宣布,第二批准备修复的圆明园出土文物共10件,均为康熙年间官窑的破损瓷器,主要出土地点位于圆明园的曲院风荷景区。在第二批需要修复的10件文物中,包括3件康熙款青花二龙戏珠碗,这3件瓷器是从365个瓷器残片中经过挑选拼接,达到修复条件。还有4件康熙款青花龙红海水纹盘、1件康熙款青花菊花杯、1件康熙款青花桃实勾莲纹盘、1件康熙款釉里红龙纹缠枝花纹碗。专家表示,这些文物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并非精品。
原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司长杨志军表示,圆明园遗址出土的瓷器,如同圆明园遗址一样,不能完全修复、重新构建。对文物破损部分做好保护的同时,突出它的残状也很重要,既记录历史信息,又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参与此次圆明园文物修复工程的北大文博考古学院副教授胡东波表示,第二批文物修复将采纳专家建议,对破损瓷器采用石膏修补的方法,不再使用金漆工艺,更不会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主观填补文物的纹饰和图案。
■质疑焦点
金漆减弱历史沧桑感
“石膏补完后,又在外面涂上金漆,是什么目的?”国家文物局科技保护专家组组长王丹华率先发问。
“就是为了让瓷器更漂亮。”圆明园文物修复公益活动组委会负责具体修复工作的於洋说,采用金漆修复文物是学习了日本的做法,既比白石膏美观,也能与文物本身区别开来。
对此,原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司长杨志军表示,如果是单色釉面的瓷器,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圆明园的瓷器并不太适合采用金漆修复的方法,它与瓷器本身的颜色反差大,减弱了圆明园出土文物的历史沧桑感。
补图案不能随心所欲
“这些图案是原来就有的吗?”看到一个“五蝠捧寿”的盘子时,王丹华再次发问。
於洋说:“盘子底部的3只蝙蝠是原有的,剩下的两只是在修复过程中,人工绘制上去的。”
“你们绘制的蝙蝠可有照片作为依据?”王丹华再问。
当得知修复的蝙蝠是根据盘子上原有的蝙蝠图案绘制而成,目的是让整个盘子的图案完整时,王丹华严肃地说:“没有依据,就没有必要补全,更不能随心所欲。”
王丹华说,现在绘制的蝙蝠应该说是一种推敲,并没有依据,原来盘子上的蝙蝠腿脚、眼睛都很生动形象,而新补充上去的蝙蝠既无神韵,笔法也不均匀。
她表示,文物修复一定要强调真实性,“我们不是文物贩子,不能修复出来的文物有作假的感觉”。
石膏颗粒大感觉粗糙
在对修复文物仔细鉴别后,专家发现,修复部分与文物本身质感差别较大。
王丹华认为,主要原因是修复所采用的石膏颗粒较大,整体感觉比较粗糙。修复瓷器与修复陶器不同,陶器本身很粗放,石膏的颗粒可以粗一些。但瓷器质地细腻,应该使用颗粒细小的石膏进行修复。
对此,圆明园文物修复公益活动组委会负责人表示,将选择更细的石膏,作为下阶段修复的材料。(记者易靖)
来源:京华时报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