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河南永城:敬老爱老“永城模式”让夕阳分外红
2010-07-06 10:39:04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河南永城:敬老爱老“永城模式”让夕阳分外红

商丘市委常委、永成市委书记吴孟铎在敬老院看望老人(常炳章 摄)

河南永城:敬老爱老“永城模式”让夕阳分外红
 
经常看望老人,并送去慰问品 (记者 唐学波 摄)

“国家好政策说不完,咱把永城敬老院谈一谈,楼房盖得亮堂堂,里面家具一应全,蔬菜地瓜果园,一年四季吃不完,牛羊鸡鸭养的全,每月还有零花钱,月月有人来慰问,生活过得比蜜甜……”在永城市十八里镇敬老院里,该镇五保户王洪江在向大伙表演他新创作的快板书,字里行间透出他对现在生活的喜悦之情。

进入永城市乡镇,最引人瞩目的有两样建筑,一是学校,另一个就是敬老院。初次走进十八里镇敬老院,眼前的场景着实让人一惊,占地30余亩的大院里,座座小楼整洁有序,各类设施一应俱全,整个园中树木青葱,鲜花盛开,环境优美,安静宜居,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院内还有大面积的生产区和养殖区。长长的豆角、透红的番茄、健壮的牛羊、成群的鸡鸭,场景让你无法与敬老院相联系,可正是这样一种建院模式,让永城市9205名五保户从中受益,3773名五保老人得到集中供养,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建好管好敬老院,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近年来,解决好老年人生活问题是国家民生工作的重要重中之重,在农村尤为特别,而敬老院建设则是其中特殊一环。永城市委、市政府为彻底解决好农村五保老人生活问题,自2006年起,将敬老院建设列入该市民心工程,专门成立永城市乡镇敬老院建设领导小组,民政、财政、住建等部门及二十九个乡镇负责人全部参加,狠抓落实此项工作。今年,该市将敬老院建设管理情况列入年终干部考评,以此督促各乡镇关心敬老院建设,确保该项工程不脱节、不断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建好管好敬老院,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照顾好老人,是各级党政干部责任,我们一定要把所有五保老人集中供养起来,让他们乐享晚年,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商丘市委常委、永城市委书记吴孟铎对敬老院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该市市长朱明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四年来,我们投入近亿元,新建改建敬老院51所,全部是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建筑面积都在2500平方米以上,占地都超过30亩,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标准敬老院。”

在全市上下的支持和民众的期盼下,永城市创新思路,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几年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敬老院发展模式——“永城模式”。

“以副补院,以院养院,走特色发展之路。”

走进十八里镇敬老院,和蔼可亲的老人争相向我们问好,气氛亲切和谐。敬老院布局整洁大方,生活、生产、养殖三大区域布局合理。蔬菜瓜果种植园里,黄瓜、茄子、西红柿、甜瓜都已成熟,桃园、葡萄园里郁郁葱葱,一派生机。

永城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工会主席王洪军介绍道:“我们全市51个乡镇敬老院全部是统一规划、设计,生产生活区域分设,每个敬老院有老人一百余名,工程建设严把质量关,民政部门派我下乡监督指导工程建设,各部门共同努力才确保了工程的有序进行。”

在院接待室,我们看到了很多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既有大的发展方针、也有小的生活细则,对于这么大的一个产业,管理如何科学有效进行是一个严肃复杂的问题,采访中,王主席给我们介绍说:“我们敬老院实行院长负责制,为提高管理水平,市里出台了专门针对敬老院建设的相关文件,明确了院长和管理人员职责。制定和完善卫生安全、慰问帮扶、院务财务等各项规章制度大小共62项,逐步使敬老院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道路。为了能管好院,办好院,市里面选贤任能,对院长和管理人员严格把关,将一批政治素质高、事业心强、善服务、会管理的人员充实到院长岗位上,并将院长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列入市乡财政预算,将办公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并给予适当补助,以此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能动性。”

敬老院作为公益性民生机构,其正常发展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持,但在财政困难情况下,许多地方无能为力,为促使敬老院正常运行,永城市的干部们发挥集体智慧,探索出了一条敬老院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由乡镇出面为敬老院征地,在院内开辟生产区,大力发展副业,推行以副补院,以院养院的发展模式。

十八里镇民政所长、模范敬老院院长牛美玲带领大家兴致勃勃的参观园区:“实力为发展院办经济,开发种植项目,建设温棚蔬菜、果园、食用菌等特色种植,不仅解决了敬老院的吃菜问题,上市销售还增加了收入。开发养殖猪牛羊鸡鸭的项目,扩大规模,利用管理人员院民优势和特长,开发多种经营,我们敬老院购买了一辆礼炮车用于婚庆,一年就收回了成本,院里靠这些获得收入每年有上万元,今年能达到四万元。”

“酂阳乡的特种果树收成不错,苗桥乡的鱼塘已经开始使用,城厢的葡萄园刚刚建好……”走访中,提起各个院的基本情况,王主席如数家珍,“自己都不知道多少次到敬老院了,院里的人都认识我。”对于自己辛勤付出的收获,王主席一脸兴奋。

永城市在此基础上已经计划继续扩大规模,发展各乡镇自己的特色,让其完全实现“自给自足”。大胆创新为发展找到了出路,院办经济模式的成功给永城农村民生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家里来客人了,都赶紧出来招呼一下。”

当我们走进酂阳乡敬老院时,老人们打完招呼高兴地向院内喊:“院长,家里来客人了,都快出来招呼一下。”,这一声喊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他们已将把敬老院当成了自己的家。在这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院民”,每个人都是这敬老院大家庭中的“人民”,院即我家。

为什么老人们对此如此满意,赞不绝口?敬老院的服务有何独到之处?酂阳乡敬老院院长李怀峰告诉记者:“每个敬老院的管理人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的,每位管理人员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从吃穿住到身体心情,都严格负责,科学制定营养菜谱,每周更换一次,经常改善生活,努力让院民吃得不单调。晚上派专人值班检查,一是保护财产,更重要的是确保每位老人身体健康,去年冬天夜里有位院民突发疾病,幸亏检查人员及时发现,病情才得以稳定。

十八里镇敬老院刘青举副院长拿着厚厚一沓记录表给记者介绍:“我们服务人员会定期与院民谈心,了解他们近期个人及家庭的状况,确保他们心情愉快。每个月乡镇卫生院会到敬老院两次,免费为每位院民检查身体,每到换季时期,院里会出钱为每个人买衣服,更换生活用品,让他们少操心。”

“院民每个人每月有30元的‘零花钱’,定期准时发放,让他们买自己喜欢的东西。”酂阳乡敬老院院长常堂运拿着一个账本对记者说,记者观察到,每个敬老院都有一个小黑板,记录着每天院内蔬菜水果和鸡鸭等生产及销售情况,对此,常院长说:“为了让院民不感到孤单,我们会让那些力所能及的院民参加生产、养殖和销售,对他们的工作给予相对应的经济补偿,就是发工资,这样他们也高兴,我们也可以产生更多的效益。”

在十八里镇,王胜江老人给我们唱起了他自编自演的快板书,张洪钦老人领着记者参观他的房间,在酂阳乡,李怀峰所长端来了刚采摘的甜瓜和番茄招待我们,在马牧乡,敬老院里的老人领着记者参观他们新开辟的鱼塘,吃上他们亲手种植的无公害黄瓜……每到一个敬老院,记者都会被听到看到体会到的东西所感动一次,

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敬老院的管理服务人员不仅要负责院内老人的工作,而且还要时时关注自己所管村的院外五保老人生活情况,及时调查了解,及时汇报。各个敬老院都建立了特护区,对那些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进行特殊照顾。2008年冬天,酂阳乡的领导和院服务人员将孤苦伶仃的张振苦接到院里照顾,派专人看护照顾,让他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院民们把他的名字改为张福甜,以此感谢党的好政策。

当记者将要离开马牧敬老院时,年过九旬、孤独一人的王玉婷老人拉着记者的手说:“院里还为我们过生日,活了九十多岁,从来没有享过这么好的福,啥都有,我就是打心眼里满意,说不完的好!”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真心真意为老人着想,全心全意为院民服务,只有爱老敬老,才有生活的和谐美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专题
科学发展 创先争优
>> 详细

各地新闻
当记者来到这个东部边陲的县城采访屈兴才时,才得知他因病正在住院。记者找到了与 屈兴才共事多年的同事和他的家人,了解到了他们眼中的屈兴才。>> 详细
点击排行
  [时代先锋]同事们称他"48号钢" --记屈兴才
中国多个城市调整行政区划 或将形成示范效应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