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亡者中流动人口
占绝大多数
这些天,余杭警方率先在辖区内对危险水域进行排摸,目前已经排摸了一部分。
根据警方提供的资料显示,光是这3年下来,余杭区累计出现过溺亡事件的水域已达到50多个。
余杭林水局统计,余杭区内共有各类河道823条,总长1822公里,大大小小的水塘不计其数,水域系统在杭州几大城区内是最发达地区之一。
“余杭的外来人口流动性很大,每年我们都会为如何避免出现溺水事件头痛。这其中,每年暑假从老家来余杭与父母相聚的留守儿童占了绝大多数。”民警说,这些“小候鸟”有的每年都来,有的则第一次来,虽然宣传每年都做,但总有遗漏的或者不以为然的对象。
今年6月15日,11岁的男孩小戴在一个水塘里游泳嬉戏时不慎溺水身亡,成为余杭区内今年第10条因溺水而早逝的生命。
“这是今年区里第16起未成年人溺水事件,其中14起发生在外来务工者的孩子身上。”民警说,虽然这16起溺水事件中有6人被救起,但相比10人溺亡,代价是惨痛的。
尽管警方在小戴遇难的水塘边竖起了一块“此处曾经发生溺水事故,请珍惜生命不要游泳”的警示牌,但水塘附近的住户说,虽然有了这块牌子,但一些胆大的人还是会下水嬉戏。
“我们不知道这块牌子能震慑多少人,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有人会把这牌子不当回事。”民警无奈地说。
废弃鱼塘、山塘水库是绝对杀手
最近,余杭警方下属18个派出所一直在全区内开展摸排行动,并将发生过溺亡事件的水域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在一些通航水域里,溺水者都自认为水性较好,可当遇到船只经过后,他们不知道螺旋桨的危险,即使躲过了,也会被螺旋桨搅起的旋涡扰乱注意力,从而发生意外。
第二类,余杭区农村较多,一些废弃的鱼塘成了名副其实的“杀手”,“这些鱼塘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也不知道深浅,所以非常危险。”
第三类,孩子比较喜欢去的山塘水库。“水库对孩子很有吸引力,水库一般建在山区,水域开阔,风景好,很多孩子甚至大人喜欢结队去水库游泳嬉水,水库很深,水表和水体温度相差很大,即使是游泳好手下去都要冷不丁抽筋,更别说不习水性的孩子了。”
余杭警方说,全区水域复杂,有些水塘甚至连当地居民都叫不出名字,他们都一一登记在案。“排摸各个危险点,是为了能在平时作好提醒和警示,同时做好重点巡逻,做到精确处警。如果发现有人贸然下水,可以立即劝导上岸。另外,一旦接到落水报警,我们可以很快确定具体事发点,及时赶赴,节约救援时间。”民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