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新品翻旧账
为什么汾酒要在巴拿马世博会时隔近百年之后来翻旧账?李秋喜的解释是:“公司刚经历了领导班子调整,新的班子决定还原历史事实。”
但穆峰却透露,汾酒此举与其新近推出的高端产品———“国藏汾酒”关系密切,高端产品战略对汾酒下一步的发展意义重大,所以汾酒使出“杀手锏”。一则正本清源,二则打击对手,三则获得广泛关注。“汾酒还希望借助巴拿马大奖的资本突出自己的酒品质特别好。”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指出,随着世博会在我国的盛大召开,白酒企业包括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一线品牌及其他区域性品牌均借助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等来宣传自己,汾酒借此机会阐述95年前万国博览会发生的历史,以此宣扬自己,可谓时机得当。
不过,穆峰表示,目前仅仅从宣传上来说,茅台、五粮液等品牌不会因此受到什么影响,“毕竟各有各的说辞,茅台一摔成名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而且现在正是白酒消费淡季。
四川著名白酒营销专家铁犁告诉记者:“事隔近百年,当时的真相很难说准,其他品牌借助巴拿马金奖营销的方式也取得了全面的宣传和认知,引起市场波动的可能性不大。”
昨天今天两回事
铁犁进一步指出,当中做假冒认大奖的企业肯定有,但更应该注意的是,现在任何企业用巴拿马大奖来造势都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过去所有参评的企业都不是现在的这些企业,历史和现在根本是两回事”。
中国参与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代表团团长陈琪1917年2月出版的《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纪实》一书中,列出了中国产品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的全部名单,贵州公署的酒获得银奖;五粮液、陕西西凤等未获得大奖。当时贵州公署是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推荐了“成义”(华茅)、“荣和”(王茅)两家作坊的茅台酒样酒参展。显然,即便是像茅台这样与历史记载同名的,简单将今天的白酒企业与当年参展的酒坊对号入座也显得牵强附会。
“这件事其实反映出中国白酒行业不讲诚信的老问题。年份酒不诚信,历史文化宣传不诚信,税收、销售数据不诚信,原浆酒等概念营销不诚信,奖项信息不诚信。”铁犁透露。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专家表示,打着“还原真相”旗号的汾酒比起被其揭露的茅台、五粮液等企业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汾酒自附的“杏花村”典故就一直有争议,历史研究认为“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出处在江南,根本不在山西。
铁犁建议消费者不要盲从企业的大奖、来历等各种宣传,对获奖、历史故事姑枉听之,买酒还是跟着感觉走,挑品质好喝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