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于2010年6月23日在安徽合肥落下帷幕。大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杨本清宣布,本届大会通过前期的充分,会议期间签约了一大批内外资投资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经贸成果。
他23日在天鹅湖大酒店举行的大会成果发布会上表示,4天会议期间,仅在会上集中签约项目就有124个,其中外资项目54个,项目总投资71亿美元;内资项目70个,项目总投资723.4亿元。这些签约项目涵盖了装备制造、高新技术、轻纺、原材料加工、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
杨本清说,这些投资项目总体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沿海产业转移趋势明显,皖江城市重点承接;二是新兴产业项目涌现,科技创新项目成为热点;三是投资领域不断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四是项目后劲增强,带动作用明显。
今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海内外产业转移而专门制订的第一个战略规划,标志着皖江开发开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成员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
杨本清说,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签约外资项目主要来自香港、台湾、日本、德国、英国、新加坡等12个国家和地区。内资项目来自我国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福建、北京等11个省市区。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签约项目39个,总投资335亿元,占内资项目总投资的46%;珠三角地区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117.6亿元,占内资项目总投资的16%。落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的内外资项目共78个。
在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项目方面,集中签约项目不仅有安徽省传统的原材料加工、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商贸等产业的项目,还涌现了一批新能源、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签约项目。
在深化投资领域方面,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集中签约项目以商贸、旅游、文化、酒店、物流、教育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有41个,占项目总数的33%。
在投资项目带动方面,签约的内外资项目中,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有38个。这些项目不仅规模大,带动力强,且充分利用了当地的产业基础和产业优势,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大幅度提高当地的特色产业层次,延伸完善产业链。
杨本清表示,本届大会以“承接转移、创新共赢”为主题,以“系列论坛、招商引资、展示宣传、贸易洽谈”为主要内容,通过高层论坛演讲、投资贸易展览、招商引资推介、专项对接洽谈、对话交流访谈等多种形式,展示宣传了安徽良好的发展环境、承接转移的潜力优势、交流合作的广阔平台,深化了经济、科技、文化、才智、旅游等方面交流合作,实现了多方互动、互利共赢,促进了共同发展。
他说,各场推介对接活动成效显著。文化产业签约项目82个,总投资约215亿元,引进资金约200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4.29%、36.9%和41.67%。跨国采购暨农超对接洽谈会重点突出“农超对接”,通过介绍现场推介洽谈,现场集中签约4.4亿元,产销双方达成逾8.3亿元购销协议。皖台经贸合作对接会上,台湾企业和协会与安徽签订项目合作10余个,密切了皖台联系,深化了双方经贸交流合作。此外,大会展览现场总成交量1.12亿元,其中实际成交约2500万元,意向成交约8700万元,主要涉及汽车、工程机械、工艺美术品、茶叶等产品。
杨本清说,从2005年以来,徽商大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知名度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安徽省规模最大、品位最高、影响最广的对外开放标志性平台。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记者 马晨光)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