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怀疑部分资金为农行上市前托市
保险资金购买指数基金大举入市时,央企也开始通过基金专户进场。有不少基金经理担心,最近的一些资金流动现象,或是为了在农行上市前烘托一下市场环境。
近日,保险资金的大举买入让基金业感到困惑。
国寿120亿资金已入场
“现金流大户”中国人寿在多家基金公司买入3亿至5亿元基金。一位基金业内人士透露称,中国人寿在近期基金业全行业“洒”了120亿元资金。
中国平安与中国太保的买单也不小。一位基金公司研究总监透露,人寿、平安和太保在其公司买入总量10亿元的基金。
“我们最近基金买入大单比较多,总能看到机构一两亿元的大单进来。”另有基金业人士表示。
基金业人士告诉记者,中国平安在目前市场位置相对谨慎,从各大基金公司与中国平安的沟通情况来看,中国平安将市场机会的时间窗口放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
央企试探性入场
近来确有部分央企加大了基金专户的投放,一些基金公司通过竞标拿到大单,这些专户主要是从5月底到目前为止的半个月时间内投放的。
从5月下半旬至目前,上证指数在2500点附近振荡。这部分入场资金仅仅被视为央企试探性入场的举动。
农行上市前维稳?
不少基金经理担心,市场最近出现的一些资金流动现象,或与农行IPO有关。“最近的一些迹象似乎有着维稳的意思,如果真的是这样,农行上市后,利好就会消失,所以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要有独立的思考。”有基金经理表示。
花旗:资金连续两周流入中国基金
投资银行花旗周一发表报告称,上周中国基金录得的资金流入增加了三倍,而且是连续第二周唯一录得资金流入的国家。
报告称,亚洲基金(除日本外)上周的赎回金额达6.43亿美元,赎回金额按周下降17%。而流入中国的资金则达3.06亿美元,令自4月起的总净流入达16亿美元,逆转了首季12亿美元净赎回的情况。
同时,上周流入环球新兴市场的资金也达至八周高位,为16亿美元。
高盛:建议抄底首选太保
在经过了又一波近两个月的连续下跌后,近期海外机构和投资人开始对A股市场有了新的观点。
投行高盛上周发布报告称,中国沪深300指数可能在2500点左右找到“强劲的基本面支撑”。就个股和行业而言,高盛建议投资者转向中国的金融股和所谓的周期性股票,并持有盈利风险较低但“优质、流动性好”的股票。高盛的报告显示,鞍钢股份、中国远洋和中国太保是其三大首选“买入”A股个股。该行还看好贵州茅台和长江电力。
不过目前市场尚未明朗,机构对后市存在分歧。
国内某大型机构:不少海外投资人正在买入或打算买入A股。
摩根大通:中国股市未来数月可能会徘徊在目前水平。
野村控股:中国股市面临“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瑞信集团:下调中国三大股票指数12个月目标位。
花旗:地产股在近期连续下跌后,估值吸引力正在日渐增加。
巴黎银行:上调了交行和中行的评级,称从三季度开始,银行的净息差将加速扩大。 (上证)
本周9000亿
资金陆续解冻
本周市场将迎来9000亿元左右的流动性注入。
昨天和今天为中行400亿元可转债申购资金的解冻日,将陆续向市场释放资金超过5500亿元。同时,上周三发行的四只股票冻结资金量在1543亿元左右,以及本周公开市场的到期央票与正回购合计2110亿元。(证券时报)
沪基指昨跌1.64%
封基逾九成下挫
沪深基金指数昨天大幅收低,深基指表现强于大盘。两市封闭式基金逾九成下挫,基金普惠领跌。截至收盘,沪基指报4010.81点,下跌1.64%;深基指报4468.41点,下跌1.21%。
保险市场
曾经投连险、万能险、分红险“三足鼎立”的局面如今已经变成分红险的“一枝独秀”。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邓京荆
会计准则改变保费统计口径
万能险遭险企“冷藏”
本报讯(记者纪晨璐)记者掌握的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各家寿险公司推出的保险产品基本集中在分红险,市场难觅投连险和万能险的踪影,连一度主打万能险的中国平安也在今年加大了分红险的销售力度。业内人士表示,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保费统计口径将发生很大变化,投资型保险产品保费收入将大缩水,各公司从维持市场规模的角度考虑,纷纷将销售重点转向分红型产品。
平安万能险利率下调
今年各家寿险公司推出的保险产品均为分红型。而作为同业中万能险产品标杆的中国平安,自今年2月起开始逐月下调其万能险结算利率,其个人万能险结算利率从1月份的4.5%降至5月份的4%。“我们公司的少儿万能险已经在6月2日停售。”中国平安客服人员表示。
与此同时,在销售方面,保险公司逐渐将销售重点转向了分红险产品。中国人寿近期主推5~9年期(以5年期为主)的分红险。
险企改策略保规模
对于保险公司集体倒向分红险的做法,业界比较普遍的解读是适应新会计准则对保费统计口径的调整。“万能险和投连险的收入在上市险企年报中不允许计入保费,而分红险和传统险则不受影响。”有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从维持市场规模和占有率的角度,保险公司自然会将销售重点转向分红险。目前国内保险市场还是以保费规模论英雄,因此各家公司在保费规模上都不敢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