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8日,西安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董军介绍了西安就《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颁布实施一周年的进展情况。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自《规划》发布以来,西安市按照“科学规划定蓝图、策划项目强抓手、新区建设求突破、科技统筹拓新路”的思路,高端谋划,精细准备,着力抓好《规划》的实施工作。
一、贯彻实施《规划》一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西安市政府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出台了贯彻落实《规划》的实施意见,对全市贯彻实施《规划》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
一是抓紧编制各类配套规划。初步明确了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定位,即把西安建设成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区域性专业性国际化大都市。将贯彻落实《规划》全面纳入“十二五”规划范畴。开展大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战略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是调研制定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方案。去年11月以来,西安市深入开展了科技资源调研,形成了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研究报告、西安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初步明确了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配置、重点突破、分段实施”的原则,以推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为核心,紧紧抓住组织平台建设和科技投融资体系创新两个重点,推动“两区两基地”先行先试,带动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
三是实质性启动沣渭新区建设。今年2月21日沣渭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西咸一体化进入实质化推进阶段。初步明确了把沣渭新区建设成“21世纪的国际新城”的战略定位和“一城、两带、三镇、四区”的空间布局。
四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产业集群升级创新为目标,加快产业基地(园区)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加速,国家海关总署在我市设立的保税物流中心已通过验收,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也将于近期建成并通关运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升级,曲江寒窑遗址公园正式开园,大明宫遗址公园将于年内建成开放,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项目将由曲江管委会五年投入930亿元,率先把临潼建成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五是积极推动区域合作。西安市与青海西宁签署了友好城市协议,与银川、兰州、天水三市签署了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产业对接也取得重要进展,同银川、兰州、天水、西宁分别签定了旅游合作协议,在深化先进制造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商贸旅游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出口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方面也达成了广泛共识。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不仅为西安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发展蓝图,也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719.1亿元,增长14.5%;今年一季度,西安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1亿元,同比增长17.8%。
二、下一步贯彻实施《规划》的重点任务
董军介绍说从现在开始,西安市贯彻实施《规划》就将进入全面启动、整体推进阶段。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尽快出台各类配套规划。加快推进大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战略研究,抓紧编制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专业性规划修编工作。
二是全面推进沣渭新区建设。尽快完成沣渭新区概念规划,出台《西安沣渭新区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加快沣渭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沣渭三角洲中央(湿地)公园、城区道路建设、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建设,力争招商引资取得重要突破。
三是加快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要在年内形成建设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实施方案,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有所突破。力争通过两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立我市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战略框架。
四是继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按照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和要求,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轨道交通建设。继续实施蓝天碧水、大水大绿工程,加大沣河、渭河治理力度,改善城市环境,彰显华夏故都、山水之城的风貌与特色。
五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旅游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五大主导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发展“五区一港两基地”、纺织城综合改造区、大兴新区、秦岭北麓生态休闲旅游区等产业园区(基地)。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力争明年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六是以世园会为平台,推进西安的对外开放。明年4月28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西安开园,这是我市举办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专业性博览会。我们将举全市之力,把世园会办成一届有创意、有特色、水平高、影响大的世界园艺盛会,为西安走向世界、为世界承接西安搭建更广、更宽、更有效的交流平台。
来源: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编辑:邓京荆 吴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