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凌晨4时,省道301线九寨沟县至红原县公路九寨沟境内双河乡荷叶坝段山体滑坡,塌方2万余方,道路中断。这是一个星期以来,我省干线公路第四次因为地质灾害而被迫中断。
面临严峻形势,6月3日,我省召开专题会议,商讨全省地震灾区道路抢通保通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记者会上获悉,通往汶川的213国道和通往玉树地震灾区的318国道将采取特别的抢通保通措施,建立专门的抢通保通工作组,在重点路段组织机械专门守候,同时储备救灾物资。
5月地质灾害频发
强降雨和余震是主因
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宋光齐介绍,5月我省进入汛期,地质灾害频发。5月全省发生地质灾害32处,平均每天有一起以上,其中滑坡15处,崩塌11处,泥石流6处,造成3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214.3万元。
5月的地质灾害有三个显著规律:一是川西高原和川东地区是高发区。川西高原发生地质灾害最多,阿坝州有9起、凉山州有5起,其次为盆地东部,达州市3起,广安市2起及川南泸州市5起。二是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密切相关。5月2―3日、5月18―19日、5月25―26日,3次区域性降雨过程引发地质灾害25处,占全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的78.1%。三是“5・12”地震余震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地质灾害发生。5月25日、5月28日我省两次发生4级以上余震,在余震与降雨共同作用下,引发了汶川县威州镇克枯桥头崩塌、汶川县雁门乡索桥村大岩包处滑坡等地质灾害。尤其是索桥村的塌方,造成213国道汶川至茂县段中断,引起广泛关注。
6月气象预测
阿坝雅安是设防重点
省气象局对我省6月份的降雨趋势做出预测:川西高原中西部及盆地东北部总降水量正常偏多,省内其余地区正常偏少。6月份涉及的多雨区均为我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重灾区。
预计6月份川西高原中西部及盆地东北部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可能较常年偏重,特别是位于地震重灾区的阿坝州、雅安市,震后地质环境变得更加脆弱,引发地质灾害的临界降雨量明显降低,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加剧。
阿坝州副州长杨长青介绍,除了213国道、317国道外,省道303映秀至卧龙段也是地质灾害频发。5月31日17时,其34公里处发生塌方,并伴有飞石,致使道路中断。6月1日,耿达隧道下一公里处发生岩爆,8000多方山石塌方到路面上。
他表示,该路最险要的地段是33公里至34公里处,6月1日他观察的4个多小时里,平均每两三分钟就有山石滚下。由于这里壁立千韧,观察哨也很难看到山上的滚石。在过路司机的眼里,这里完全是一个魔鬼路段。
为保证以后行驶的安全,灾后重建中,对33公里至34公里的这段道路进行了改道,改从河对面的山上打隧道穿过。
特别保通抢通措施
213、318国道成立专门工作组
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地震后,地质结构稳定一般需要10年左右。在强降雨和余震的双重影响下,地质灾害很容易发生。该厅已完成地震重灾区地质灾害隐患复查2493处,新发现地质灾害隐患194处,完善防灾措施550处,发放整改告知书684份。
此外,在全省范围排查地质灾害隐患28395处,并逐点落实了防灾措施。拟于近日在对全省地质灾害隐患防灾措施数据库更新完善的基础上,将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措施落实情况向社会公告。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烽表示,通往汶川的213国道和通往玉树地震灾区的318国道将采取特别的抢通保通措施,建立专门的抢通保通工作组,在重点路段组织机械专门守候,同时储备救灾物资。
四川都汶公司表示,该公司已经完成了213国道映秀至汶川段的地质隐患排查工作,新发现隐患点多个。目前该线已调集多台挖掘机等机械在老虎嘴、彻底关附近待命。“险情发生后,可以在5到10分钟内投入抢险。”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编辑:段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