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
昨日上午,丽江市政府二楼王志办公室房门紧闭,路过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王副市长不在,有什么事找他的秘书。”随后记者来到位于三楼的秘书科,但一谈到王志,工作人员都说“好久没见王副市长了”“走了没有我们也不知道”。
对于这位副市长,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都不愿评价。
王志所住的中泰苑小区距市政府仅3分钟车程。记者在小区打听时,很多住户第一次听说央视名嘴是他们的邻居,由此可见,王志平时很少在这个仅有两百来户的小区露面。
“我平时浇花经常能见到一辆云O车牌的三菱车停在某栋楼口接人。从楼上下来一位近40岁的男子,看起来不像本地人,听说就是副市长。”着一身迷彩服的工作人员给记者提供线索。
“对,他就住在我们楼下。”该栋住宅一位住户对记者说,王志既是央视名嘴,又是丽江市副市长,可能太忙了,平日楼道里也没怎么见过他。
随后,记者来到王志的住所敲门,但无人应答。
印象
在云南挂职期间,王志的另一个官职是省委外宣办副主任。“他离开昆明了吗?我也很关心他现在在哪,他走之前应该和外宣办同事见见面道个别。”省委外宣办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达了他的想法。聊起与王志的工作接触,这位工作人员说:一次他来昆明出差,赶到了省委外宣办,在关于云南外宣工作的座谈会上,他讲话单刀直入,无赘言。会议气氛很轻松,大家畅所欲言,并且感受了他讲话的风趣、幽默:“大家都是宣传战线同仁,我来云南了,你们就想法把我用好、用足,别客气,有啥对我的工作要求都可以提出来,我来做好。”这位工作人员回忆了王志在会上的态度,他给王志的工作评语是做事认真,工作能力强,平易近人,容易沟通。
王志2008年10月刚到云南工作。“他走下飞机时随身带着一个相机,充满朝气,有激情。”随同省委外宣办一起接机的省电视台台长赵树清告诉记者,王志来云南一年多,给丽江又带来了极高关注度,他的明星效应、人脉资源在丽江招商引资工作中有贡献,他自己在工作上也下了大力气。“比如新中国60年大庆,他力荐把丽江雪桃送到北京,扩大了丽江特色经济林果的知名度。挂职经历对王志本人是一次很好的历练,对今后的成长好处很多。”赵树清说,王志参加了2009年元旦云南卫视节目的录制,做了很多工作,对他印象很深刻。
职场之外,在丽江生活的王志常会和朋友出现在古城一些知名的酒吧,没有了聚光灯照射的王志,他显得轻松自然。在丽江的高尔夫球场上,球童们也能看到王志的身影,据丽江某高尔夫球场一球童介绍:“王志副市长有时会来我们这里打球,只是球技一般般。”
为官
关于王志离任后的去向,省委外宣办一工作人员说:“我听说他要担任某省电视台台长,但具体情况不清楚。”而另一位与王志有过接触的驻滇记者透露,“王志已回中央电视台了。”不过这些说法都没得到确认。
2008年,王志来到丽江任职,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来丽江进行“轰炸采访”。
对于角色的转变,王志用了“如履薄冰”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说实话,我没有搞过行政管理,没有担任过这么重要的领导职务。这是一种很重的嘱托。我现在的心情忐忑不安,如履薄冰。希望在今后的一年中能够不辱使命,不负丽江118万人民的重托。”
或许是对首次从政能否做好没有把握,或许害怕公众的期待过高,作为副市长的王志似乎有些隐忧与顾虑。“运行不济,随遇而安;百无禁忌,适可而止。”这是王志曾给自己定下一个处世原则。
初到丽江的见面会上,王志就向记者提出了“小小的请求”:“我需要宽松的环境工作,我不想作秀,只想踏踏实实地干。今天跟大家见面后,我希望就能告一段落。”然而,这个“段落”几乎就是他在丽江担任副市长一年半的全部时间。很少出席公众场合,从不接受采访,任何人出面都没用……记者出身的王志对媒体保持了空前的低调,他的低调从他发现自己被偷拍时,熟练地将照片从记者的相机中删除这一细节就可见一斑。
因此,王志担任丽江副市长期间,当地媒体对他的报道堪称寥寥,即便是在丽江政务网上也仅有3篇简短报道。
王志的低调造成一个结果:在丽江,很多人知道他是副市长,但相当一部分市民都不知道他在这一年里做了些什么。只有很少人提到了“40亿工程”、卖雪桃、拉他老婆过来主持了一台晚会等。丽江市一位市民表示,“再过几年大家可能记住的只是一个央视的著名主持人在丽江当过副市长。”
然而对于王志在丽江一年的政绩,官方没有一个公开的说法。丽江市政府相关人士私下和记者交流时透露,王志在丽江挂职一年的“政绩”经媒体报道后,在丽江官场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他们认为“媒体放大了王志的政绩,王志对丽江招商引资和对外宣传是有贡献,但他是在各级各部门配合和支持下完成的。”
“我们要肯定王志对丽江的贡献,但过分突出王志,对王志来说并非是件好事,中央电视台也有到其它地方挂职的,但为何反响都没有王志这样激烈?这其中,‘丽江’这一品牌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记者袁海毅 李海玲 见习记者 罗俊杰)(云南信息报)
来源:云南网 编辑:段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