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一年,福建变快了!“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建设成效初现。
用“风驰电掣”来形容眼下的福建交通,毫不夸张。不到一年,温福、福厦两条高铁建成运行。近5年来,福建以一年新增1条铁路、1条高速公路的速度,改变着“闽道更比蜀道难”的传说。如今,全省铁路通车、在建、规划各有2000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有6条通过福建,总长3000公里。未来“十二五”,福建为进一步改善交通基础设施预计将再投入2500亿元。
海还是那片海,港却不再是当年的港。通过体制创新,新崛起的三大港口群、六大专业港,不再仅仅为福建“专有”。“原来我们离海也可以这么近!”地处海西内陆的江西、湖南等省,依托福建,纷纷开始大做“无水港”、“飞地港”战略。福建率先在全国实现跨省区进出口货物直通放行和区域通关,大通关正带来大物流!
海西一年,福建更“靓”了!海峡旅游品牌走红,“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建设加速,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文化产业烙上鲜明“海西印象”。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品牌形象!
福建山青水绿林密,自然、文化遗产众多,共同的海西品牌让分散的资源抱团闯市场。厦门、武夷山开通“空中快线”,游客实现“山海一日游”。分布于两市三县的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携手组成“土楼联盟”,共迎四海宾朋。海峡旅游品牌下,全省旅游业界正计划组合高速铁路沿线景区,推出福建旅游联票。
让“虚”的资源变成“实”的产业,文化产业精品迭出:福建参与摄制的红色历史大剧《红色摇篮》荧屏热播,收获掌声和泪水;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使武夷岩茶热销;原生态客家歌舞集《土楼神韵》走向台湾。厦门、福州领跑动漫基地,福州网龙公司的网络游戏作品推出英语、俄语、阿拉伯语等版本,让外国人爱上了中国游戏,公司投资10亿元的“海西动漫创意之都”即将投入使用。
旅游文化产业崛起,直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提速。一年来,福建的三产比重上升1.3个百分点,调优带来新亮点。
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推进海西建设过程中反复强调:“转变谋发展,发展为民生。一定要把经济发展始终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统一起来,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福建发展提速,百姓实惠增加。
今年,福建省最低工资再次上调,与此同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首批9个试点县(市、区)应参保人员高达279.56万人。截至3月底,已有近40万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发放率达到100%;在福建,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连续7年居全国前两位,农村58万寄宿生享受“校园免费营养早餐”工程。为加快解决全省民生住房问题,今年开工建设2.7万套廉租房、新增租赁补贴1万户、建设经济适用房1万套,启动城市棚户区改造120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