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元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北元化工循环经济综合效果图
2007年底,榆林市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市,2008年10月《榆林市循环经济试点市实施方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评,全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榆林市利用这一有利契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体系日趋完善,效益初步显现。
全面确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009年,榆林市重工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8.6%,采掘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0%,一次能源产量占到全部能源产量的92%(按标煤折算)。能源经济一枝独秀,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发展不足,非能源化工产业进一步边缘化,产业发展仍未摆脱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因此,榆林市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确立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体系日趋完善
榆林市依照废物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已初步形成原煤——发电——粉煤灰——建材工业、原煤——兰炭——焦油——化工——煤气和废焦粉回收利用、原煤——甲醇——下游产品——建材——食品级二氧化碳、盐——烧碱——聚氯乙烯等多个循环经济链,正在逐步形成原煤——甲醇——醋酸——醋酸纤维素、原煤——甲醇——二甲醚——聚烯烃、原煤和天然气——甲醇——甲醛、甲胺、甲酸等循环经济链条,循环经济体系日趋完善。国华锦界能源在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煤电一体化,达到了地面不见煤、污水零排放。神木化学公司采用先进的NHD脱硫技术脱除烟气中的硫生产硫磺,烟气达标排放,污水生物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生产系统。特别是榆林市内已经推广使用的侏罗纪煤低温干馏技术,有效利用了煤焦油、荒煤气,热利用率达到74%~76%,是煤发电的1.8倍,煤制油的1.96倍,形成了原煤——兰煤——煤焦油——清洁燃料、原煤——兰炭——焦炉煤气——化工产品等循环链条,既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又真正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
循环经济效益初步显现
随着循环经济的深入推进和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许多企业已从“要我循环”转变为“我要循环”,主动加大投入,采用先进技术,实现循环经济项目,北元化工等6家企业成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榆林炼油厂利用富气、余热发电,每小时节电6536度。府谷恒源煤焦电化公司通过循环项目,年处理44万吨废水可新增效益200多万元,废气多联供发电年可节约8万吨原煤,经过一个完整的循环,每吨180元的原煤可以升值近7倍。通过循环经济的深入推进,榆林市全市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排放量分别下降了2.2%和4.28%,能耗降至2.058吨标煤/万元,下降5.6%。
来源: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记者 黄崇成)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