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一个旅游城市,能否做到从城市到农村处处是风景,处处让人令人赏心悦目?作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济源市用行动肯定了这一答案。近些年,通过提高中心城区以及组团和小城镇、新农村、大环境建设管理水平,河南省济源市全方位提升城市形象,彰显大气、秀气、灵气的城市特色,打造“城乡一体”旅游风景线,从而为济源市的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心城市:精雕细凿彰显时尚宜居
两名“旅游者”看到世纪广场美丽的风景,便欣喜地拿着数码相机,开始拍摄记录……这是伫立在济源市世纪广场东入口处的一座铜雕所展现的内容。一旁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李师傅告诉记者:“这个广场春夏秋冬都有景,经常有外地游客在广场拍照、摄像。竖个这样的雕塑很有代表性。”
广场上,栩栩如生的铜雕错落有致。有年轻人散步的,有老年人下棋的,有儿童嬉戏的,有乐队表演的,还有运动健将训练的……它们恰到好处地点缀在广场上,展示着济源人民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
在济源的南北蟒河沿岸公园,记者看到,几个四、五岁大的孩子正在大蜗牛、动力火车、七星瓢虫、蘑菇亭滑梯等趣味十足的公益娱乐设施上嬉戏玩耍。据公园内散步的居民介绍,每到节假日,公园就成了市民全家出门散心的首选之地。大人们聊天散步,孩子们嬉戏打闹,好不热闹。
而沁园路上的一幕更是让记者印象深刻。十余株笔直的白杨树高耸入云。树下,市民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或下棋,或锻炼,或聊天,欢笑声不时传来。城市与大树、人与自然,在济源干净整洁的路边呈现出一幅和谐动人的画面。
在这点点滴滴的细节中,济源“精雕细凿、时尚宜居”的城市建设理念尽显无疑。
一座旅游城市,只有先把自己打扮好了,才能对外吸引更多的游客。据济源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济源旅游发展,打造好中心城市风景,济源市在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多项殊荣的基础上,陆续启动了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
今年春节刚过,济源市市委书记段喜中就带领一班人在一天的时间,把济源市的大街小巷、旮旮旯旯摸了个底朝天。哪里需要整修,哪里需要透绿,哪里需要美化,在弄清这一切后,段喜中提出“要让济源的城市处处是景观,处处让人赏心悦目”。
在今年的中心城市建设中,济源市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注重一路一景一品的精品化建设,大力推进道路建设、城市亮化、河道治理、综合绿化等方面的工作。在完成17条28.6公里城市道路建设改造,新增绿地面积179亩的同时,继续实施背街小巷照明工程和畅通工程,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高标准推进城中村改造和水资源开发,全面提升了济源中心城市的品味与形象。
城镇建设:城市标准扩展美丽光环
思礼镇区环境(吕剑平摄)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红色的凉亭、白色的栏杆、绿色的树木静静地倒映着。沿着岸上曲径通幽的小路,碧草、蓝天、石刻、雕塑……美景不断接踵而至,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城市游园一般。但结果出人意料,原来这里只是济源市思礼镇的一个公园。
其实,在济源基层镇中,让人产生这种错觉的地方还有很多。像坡头镇大河文化广场的音乐喷泉,那美妙的景致是许多城市都少有的。夏天,大人小孩伴着音乐在喷泉中嬉戏;到了晚上,喷泉随着音乐的高低跌宕起伏,制造出迷人而浪漫的氛围,让散步的游人心旷神怡。还有轵城镇文化广场,彩色的风车、别致的雕塑、立体的绿化,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据介绍,按照城市的标准建设镇区,让城市的气息向基层延伸,是济源城镇建设的一大特色。为加快镇域建设,打造一、二、三 产业协调发展的复合组团,济源列出克井、曲阳湖、轵城三个组团,并在三个组团所在地分别规划建设了玉川、虎岭、高新技术三个产业集聚区。目前,三个产业集聚区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已完成2.5亿元投资;而组团暨小城镇建设项目在去年也达到68项,完成投资4.84亿元。
为一睹三大产业聚集区的风采,记者驱车一一探访。在孔山一带的玉川产业集聚区,记者看到,一条条宽阔的柏油路四通八达,沿路绿化树随风摇曳。山坡上,多年来的绿化工程已见成效,一片片翠绿的松柏郁郁葱葱,造就了一条条风景迷人的景观路。在市区东部的虎岭产业集聚区,一座座漂亮的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更是成为沿途不可错过的景观。而在紧邻市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记者发现,这里的建筑风格、绿化特色也已完全融入整座济源城市。
通过近些年在镇域建设上的努力,2009年,济源市11个镇已全部通过了省级环境优美镇验收,其中轵城、坡头、下冶3个镇还被命名为国家级环境优美镇。据介绍,这些镇不仅外在美丽,而且在水、电、路、气、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建设和卫生、公交等公用事业设施建设方面都处于先进水平。可以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向镇区延伸,济源的镇区正在发生着从外到内的完美蜕变。
新型农村:洁净漂亮演绎沿途风景
到济源旅游,你会发现,从市区到镇区,从城镇到景区,从景区到农村,无一处不是风景。
在济源的农村,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犹如环绕在玉川大地上的玉带,连接着一处处自然风光;路边的树木次第透出新绿,传递出春天的气息,让人心情舒畅;沿途民居洁白的墙壁,青色的坡顶,一排排、一簇簇地点缀在青山下、绿树间,透着南方民居才有的清秀和雅致。
近几年,为美化农村环境,济源市开展了针对沿路村庄的环境集中整治,并在广大农村推进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修建硬化路,接通自来水,发展农村沼气,组建村级环卫队……通过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措施,济源的农村焕发出迷人的生机和活力。截至去年,济源市已有134个村完成了市级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其中48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村,并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名列前茅。
今年济源市“两会”还提出,市财政计划列支4.5亿元,用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继续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快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今年我市泰山、留庄、小沟背、愚公村、山口村同时被列入河南省“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相信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济源乡村游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从而为济源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济源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道。
森林覆盖率达到42.9%,适宜开发旅游的国土面积占80%,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如今的济源,从中心城市到城镇农村已经构成了一幅“城乡一体”的美丽风景画卷,相信济源旅游发展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苗慧玲 张明灿)编辑:柏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