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明放水节开幕式现场 |
 |
传令兵在传放水号令 |
中国日报网消息:昨日,2010中国·都江堰放水节在都江堰渠首“道解都江堰”实景演出现场隆重举行,这是“5·12”大地震极重灾区都江堰市震后举行的首次清明放水节。本次活动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旅游局主办,成都市旅游局、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承办。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放水节活动地点设在四川唯一大型山水实景演艺项目“道解都江堰”演出现场。
上午10时30分,活动正式开始,放水节开幕式由成都市市长助理、中共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主持,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致辞,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宣布“2010中国·都江堰放水节开幕!”
“咚咚咚……”随着一记记悠长的钟声,2010中国·都江堰放水节在都江堰渠首“道解都江堰”实景现场拉开帷幕。
本次放水节开幕式共分《序》、《公祭》、《水颂》、《堰功》和《感恩》五部分。经历“5·12”大地震后的放水节又增添了新的内涵。“祈福”和“感恩”成了活动的两大亮点。
在《序》中,除了赞美滋润万物的都江堰之外,同时也深情地缅怀大地震中的遇难者。音乐低回,思念不绝,数百人一起点亮心灯、许下心愿,放飞希望,为逝者祈福!为生者祝福!
突然,长声蟒号打破了庄严肃穆的场面,将人们的思绪勾回到第二章《公祭》的场景中,在两千多前的祭祀李冰仪式现场。主祭官带领文武百官和手捧五谷、鲜果、哈达、羌红的民众,在都江堰畔三叩九拜、宣读祭文、敬献祭品、跳傩面舞,公祭李冰。
在第二章《水颂》中,通过藏、羌、汉等民族的舞蹈赞美水之博大与滋润,赞美水孕育了藏羌汉等民族和谐共荣。2006年超女亚军谭维维带着她的名作《好一个都江堰》向李冰致敬。
第三章《堰功》,在粗犷的竹竿舞后,传令兵传来放水号令,“放水啰……放水啰……”激动人心的号子声此起彼伏,刀斧手挥斧砍断杩槎,滚滚春水奔腾而下,将放水节活动推向高潮。
“……滚滚江水滔滔古堰,回首凝视了两千年,李冰不老风采依然,依然守护着秦时明月汉时关,依然守护着稻花香里说丰年……”在马薇的歌曲《感恩》中,人们手捧五谷、羌红、哈达,一谢苍天厚土,孕育岷江儿女;二谢川主李冰,成就天府之国;三谢全国人民,大灾传递大爱。
5.12大地震后,都江堰市旅游产业遭到重创,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1.62亿元,青城后山、二王庙、龙池、虹口等景区景点和大部分旅游设施遭到毁灭性破坏,近20万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失去了就业岗位,全市旅游业基本处于停业状态。
地震发生后,中央、省、成都市都高度重视都江堰旅游产业的恢复重建。灾后近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海人民的倾力援助下,经过都江堰人民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都江堰市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恢复重建取得了显著成果。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重建项目全面实施。完成奎光塔、伏龙观、黄帝祠维修,虹口、龙池旅游集镇建设加快推进。景区游客接待中心、遗产博物馆等项目开工建设,泰逸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加快建设。以旅游为龙头,商贸、节会、文化创意等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形成。同时,大力创建虹口全国山地度假旅游示范区。打造了安龙徐家林盘、紫坪铺沙湾、蒲阳花溪等乡村特色旅游亮点。成功举办“十万上海游客游都江堰”、虹口国际漂流节、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主会场开幕式等节会活动,荣获“中国十大创意节庆城市”殊荣。启动标准化市场体系建设。全市星级酒店、商务酒店和农家乐快速恢复。信息、房地产、商贸流通等现代服务业日趋活跃。2009全年接待游客95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15.8%、26%。
据悉,2010中国·都江堰放水节活动时间为4月3日至4月12日。在此期间,组委会还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包括:书画展及书画作品拍卖、摄影展、“道解都江堰”首场演出、城区文化活动、世界导游精英赛暨“跟着港姐游成都”活动、全球最佳旅游联盟成立大会、国家体操队表演、现代服务业推介暨恳谈会。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记者黄志凌 都江堰市委宣传部夏春光) 编辑:邓京荆 吴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