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砍断杩槎放水

战士骑马通知放水

仿古祭祀仪式

谭维维演唱《好一个都江堰》
人民网四川视窗4月6日讯 “砍杩槎,放水!”随着传令官一声洪亮的号令,众水工齐齐舞动手中的利斧,朝着杩槎上的绳索砍去;杩槎下方的水工们则合力拉动手中粗粗的缆绳,在水流的冲击下杩槎纷纷躺倒,清澈的江水顿时澎湃而出,开始了滋润天府大地的路程。昨天,在都江堰二王庙上游方向的“道解都江堰”实景演出剧场,2010中国·都江堰放水节隆重举行。这是已经延续千年、被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都江堰清明放水节,在被“5·12”地震中断一年后第一次举行。
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由成都市政府和四川省旅游局主办,成都市旅游局、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和四川都江堰管理局承办,包括5名亚洲小姐、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导游精英和来自海内外的近2000名嘉宾昨日一道参加了开幕式,见证了灾后重建过程中这一重大盛况。此次放水节开幕式分为《序》《公祭》《水颂》《堰功》《感恩》五个部分,在经历地震后,由500多名演员共同演绎的放水节又增添了“祈福”和“感恩”两大亮点。
“滚滚江水滔滔古堰,回首凝视了两千年,李冰不老风采依然……”在歌曲《感恩》中,演员们感谢苍天孕育了岷江儿女,二谢川主李冰成就天府之国。和往届仪式不一样的是,都江堰人们又加进了“第三谢”,感谢全国人民在大灾中给予灾区群众的大爱。
清明放水节,如今已经成为都江堰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其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过年。记者昨日在都江堰城区看见,一大早,都江堰周围乡镇的居民,以及汶川、郫县、彭州、温江、崇州和成都市区的游客纷纷赶到都江堰,希望一睹震后首次放水节的盛况。
据悉,都江堰放水节节庆活动将持续到4月12日。为助兴放水节,国家体操队昨日也来到都江堰伏龙观广场进行了现场表演。此外,都江堰还举办了美食购物展、民间工艺展等在内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吸引了十余万观众的参与。(陈松)
都江堰清明放水节
每年二十四节气的清明节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盛大的官方与民间同庆的盛典。据考证,放水节最初始于“祀水”,在秦朝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之前,沿江两岸水患无常,人们为祈求“水神”的保护,经常沿江祭祀。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人们逐渐将“祀水”和放水活动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庆祝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竣工、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预祝当年农业丰收,同时也是纪念李冰的清明放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