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乖乖,你把妈妈撂下来40多年了,妈妈来看你了!”26日上午9时许,镇江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二楼烈士陈列室吴兴春烈士铜像前,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一手拿着鲜花、一手抚摸铜像脸颊,不住地擦拭眼睛,浊泪涟涟顺颊而下,“乖乖,你要是在,今年有57岁了,我都有重(曾)孙子了……”从2004年起,每年清明节前,这一幕都在镇江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出现。这位老奶奶就是1967年6月18日为救落水同学而献身的、当时年仅13岁的吴兴春烈士的母亲——83岁的王秀凤。
1967年6月18日,当时就读于镇江市东风煤矿子弟小学的吴兴春,看到同学吴玉宏不慎落水,危急关头他奋不顾身一头扎进水中,将同学推上岸边,自己却献出了年仅13岁的生命。1976年6月11日,经镇江革命地区委员会请示,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追认吴兴春为革命烈士。
记者在烈士陵园纪念馆陈列室看到了有关吴兴春烈士的相关介绍:吴兴春,江苏句容人(1954-1967)。1961年就读于句容春城墓东小学,1965年转入镇江市东风煤矿子弟小学,是班上的一位好学生。
吴晓霞主任告诉记者,陵园现在存有资料的烈士共有3000多名,吴兴春是最小的一位。妹妹小琳告诉记者,由于哥哥走得时候太小,母亲不习惯喊哥哥的名字,也不叫儿子,只说“乖乖”。
妈妈多年前就知道烈士陵园有哥哥的铜像,但由于句容到镇江太远,而她年纪又太大,尽管心中思念万分,但一直都不曾到烈士陵园来看哥哥。2004年,小琳为了上高中的儿子搬到了市区三茅宫,老人也随着女儿来到镇江。
晓霞告诉记者,烈士纪念馆至今只有两座铜像,第一座铜像就是2002年雕塑的吴兴春铜像。也就是随女儿从东风煤矿家属区转到镇江市区后,不识字的老人才能摸到烈士陵园看儿子。——从1967年到2004年,这一天老人盼了整整37年!此后,每年清明期间,烈士陵园都派出专车,将老人接来看看她的“乖乖”,然后再将老人送回。
来源:扬子晚报网 编辑:马原 柏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