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3月1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47名志愿者齐聚四川省汶川县凤坪坝,参加“我为汶川种棵树”活动。当天,全体志愿者共种植280棵辐射松。据汶川县林业局副局长赵文介绍,今年,社会各界在凤坪坝共种下3000多株树,达100多亩,凤坪坝人工林的种植总面积已达400亩。
60岁的张大爷是算是此次志愿者中最年长的,去年在汶川县凤坪坝“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林”种下2棵树,今年,记者再次遇见正在特意爬上“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林”去寻找去年树苗的他,翻山越岭找了好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个“曾经拉不到水来浇的小树苗”,心急的张大爷开始着急了,口里不停地念叨,“刚才林业局不是说成活率在90%,我的小树苗不会真的枯死了吧。”去年张大爷选择种植的地点是稍微偏僻一点的山坳,那时引水不便,最后费了好大一通功夫才引到水。因为来之不易,更加格外关心。正忧愁,对面帮助寻找的志愿者喊了起来,“张大爷,在这儿。”这名叫陈瑜的姑娘去年也是来过。
看到去年挂的牌子不见了,他不免有点遗憾,不过依然十分开心说:“就是这棵,去年才丁点大,现在都齐腰了。”松土、洒水后,两位志愿者又在旁边挖坑,准备种新树苗。当天,他们种了4棵辐射松,在树牌上写下“我为汶川种棵树”、“平安中国平安四川”等祝福语。张大爷说:“在我有生之年,我要坚持每年到汶川植树!”
植树节,最忙的当数林业部门,14时,四川网友已经植完树纷纷往山下走的时候,该县林业局全体工作人员才开始午餐,大家席地而坐,拿着锅魁就着咸菜吃了起来。
“今天植完以后,我们还要再植个五六天,还有浇水,都是长年累月的,人工造林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林业局副局长赵文扛着锄头为笔者介绍,地震后,汶川县植被破坏严重,昔日的青山绿水被裸露的山体所取代,灾后重建中,森林植被恢复也被列入灾后重建计划中,去年投资了600万元人工造林1万亩。
林业部门忙个不停,国土资源部门也闲不下来,生态恢复,地质环境治理和恢复刻不容缓。地震给汶川县地质灾害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目前已排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698个,分布全县13个乡镇,平均每100平方公里有17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滑坡138处,泥石流143处,崩塌286处,不稳定斜坡131处,去年彻底关断桥便是由于山体崩塌引发石头滚落砸断桥体所导致。
“根据不同的灾害隐患,我们有不同的治理方法。”汶川县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王艺介绍说,“滑坡可建重力挡墙和抗滑桩;崩塌可挂网,泥石流则进行拦挡和排导。”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已明确重大隐患点工程治理项目200个,已有20个项目完成勘察设计和招投标,40个项目已完成勘察设计,其余120个项目还在陆续进场勘查。
“灾害治理最大的难题便是资金问题。”根据规划2008年—2010年重大地质灾害工程200个工程项目估算投资11亿元,而中央和省下达防灾减灾资金总盘子只有4.11亿元,缺口7亿元。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汶川县委宣传部 钟美兰) 编辑:单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