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旅游|
  各地新闻: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吉林市成东北首个“低碳样本”
2010-03-21 00:00:00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吉林市一些官员认为,转变成本会很大,专家表示,政策和钱缺一不可

  3月19日,中国社科院公布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吉林市成为适用此标准的东北首个案例。

  低碳城市样本为何选择吉林市?吉林市离低碳城市有多远?昨天,记者进行多方采访发现,相对于中国社科院的“高调”选择,吉林市却显得有些“低调”。

  “低碳”青睐吉林市

  基础好 转型相对容易

  吉林市颇受“低碳”的青睐。

  2009年8月份,国家发改委批准吉林市为第一个低碳经济示范区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研究项目旨在通过吉林市案例研究,为国家政策制定积累经验和提供实践支持。此外,许多措施将写入吉林市的“十二五规划”当中。

  今年1月21日至22日举行的“低碳中国论坛”首届年会上,吉林市成为首批10个获得“最具竞争力的低碳产业基地城市”称号之一。获得该称号的理由是:重视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大力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发展低碳经济,为创建低碳生态城市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吉林市为何如此受青睐?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自然气候专家杨学祥给予分析。

  他认为,选择吉林市在于它是一座特大型城市,而在城市发展中有关“碳排放”的工业比较少,“转型起来比较容易些。”

  为此,他进行了详细的列举:吉林市森林覆盖率高达55%,这使得吉林市具有非常大的森林碳封存潜力;吉林市水资源拥有量丰富,松花江穿市而过,还有着丰满水电站,基本属于碳零排放……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在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方面,吉林市有个好的起点。从2008年初开始,吉林市就在市区新建筑上推广节能建筑目标,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也达到了100%。

  “这些都为吉林市发展低碳经济打好了基础。”此外,杨学祥表示,作为老工业基地,吉林市偏重“石化”的发展模式长期存在,单纯依靠传统的现行经济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只有调整发展战略,发展低碳经济,才是实现吉林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此外,杨学祥也提到,就吉林省而言,松原市也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吉林市官员很“低调”

  转变成本会很大

  面对“低碳”的青睐,记者昨天在对吉林市的采访中,感受最多的却是“低调”。

  “目前,我们还在统一思想。”采访中,吉林市相关部门一负责人坦言,发展“低碳经济”,不是拍脑门子,尤其吉林市还是座工业城市,转变的成本会很大,“还是向前推推,等有了效果,再谈。”

  政府工作报告很明确

  抓住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

  与此相对应的却是,今年1月,吉林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鲜明地提出“低碳经济”,并有着如此表述:

  牢牢抓住……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机遇,突出具有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可循环特征的产业项目……能源产业,重点推进江南热电厂新建、松花江热电厂扩建、吉林热电厂扩建、丰满大坝重建、油页岩综合开发、核电、中广核及龙源风电等项目开发和建设,达到年销售收入410亿元的产业规模。

  高调与低调的矛盾根源

  政策和钱 缺一不可

  一“高”一“低”的两种调子之间,思想不统一的矛盾浮出水面。到底差哪?

  “政策和钱!”杨学祥指出,这是吉林市发展“低碳经济”最急需解决的,缺一不可。他说,要想“低碳”,就得淘汰产能,就得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引进环保设备,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相关的优惠政策,仅靠吉林市完成不了。

  《吉林市低碳发展计划》也提到,吉林市的石化行业是最大的用能行业,拥有吉林石化、吉林化纤等200多家石化企业,生产1000多种化工产品,其能源需求占能源总需求的一半以上。

  一个明显问题是,吉林市使用的生产设备中,仅有不到10%可称得上“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同样,在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为吉林市所作的低碳经济路线图课题中,内容涉及电力、化工、钢铁、造纸、汽车、交通等,几乎囊括吉林市所有支柱产业。这些领域无一例外,均需先淘汰产能,其次需大规模的改造现有设备,引进环保装置。

  此后,吉林市政府对这一规划进行了补充修正,提出的低碳经济规划称,2010年~2030年期间,吉林市新增千万千瓦级清洁电力的总投资需求约1100亿元;新增乙烯生产能力的总投资需求约550亿元左右;新增钢铁生产能力的总投资需求约90亿元。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吉林市而言,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的投资计划。

  ■提示

  低碳不等于上新能源项目

  “有一点,我需要提醒的,就是‘低碳不等于上新能源项目’”。杨学祥说,这不仅对吉林市,其他想发展低碳经济的城市,都需注意。目前,很多地方认为发展新能源项目,就是发展低碳经济,这是片面的,有些项目也是“高碳”的。此外,应注重挑选适用于本地的节能减排项目和技术,逐步加以推广运用。

  此外,他也提到一些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细节,与“低碳”发展的理念格格不入,诸如私家车无节制增长,住房面积追求越大越好,没有自行车道,不惜代价大规模拆旧翻新建高楼,建超高层建筑和标志性建筑等等……

  ■延伸

  我省应争取低碳经济试点

  “应将吉林省列为国家低碳经济试点省,并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吉林监管局局长江连海提出建议。

  江连海认为,从传统能源角度看,吉林省煤炭等一次能源短缺,且火电比例占65%,电力耗煤占48%,减排压力大,必须加强传统能源升级改造。而吉林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呈现很好的发展前景,加上吉林又是国家生态省,具备搞低碳经济试点省的条件。本报记者 王小野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专题
视频:对话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市委书记夏德仁
>> 详细

各地新闻
北京市政协最近就绿色出行问题进行视察座谈时,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将为全面推广公共自行车服务创造条件,力争到2015年建成3000个服务网点,提供8万辆公共自行车。部分委员对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体系持谨慎态度。>>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将在农村建公租房 租户有望不受户籍限制
发改委:"个税按家庭为主体征收"政策需研究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