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鲜花盛开
云南富源县黄河泥镇玉米塑盘集中育苗基地
中国日报网消息:在过去8个月时间里,一场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持续袭击了云南省的16个州市。首当其冲,3154.6万亩小春受灾,占已播种面积的85%。对于地处喀斯特地貌、地表聚水难度大的云南富源县而言,今年的旱情只不过是把老百姓长期以来饮水困难的状况凸显出来。
严重旱情呼唤节水农业
52岁的王静梅蹲在云南富源县黄河泥镇玉米塑盘集中育苗基地,干涩呛鼻的沙土扑面而来。她告诉记者,从去年9月以来,没下过一滴雨,庄稼、蔬菜都死掉了,家里的粮食剩余的不多了。她最担心,干旱持续下去,粮食吃光了怎么办。
王静梅说,以前是地里的菜籽收割完,差不多天就开始下雨,直接把包谷种在地里。今年天这么干,包谷肯定种不上,就算种上了也不会发芽。现在好了,先在这里统一把包谷种上,将来再移栽到地里去,节令上不会晚,耽误不了包谷收成。
“一盘有100个孔,一孔可栽2株苗,一个盘可种200株苗,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节约很多水。”王静梅说。
云南富源县黄泥河镇党委书记杨兴明说,“在孔内装满三分之一孔的细粘土后,将泡好的玉米种子播入盘内,每孔播两粒种子,再盖上粘土填平每孔,然后用农家肥盖盘面,或用麦秆等覆盖,浇透水后再盖膜。”
杨兴明介绍,黄泥河镇秋冬农作物受灾严重,为抓好大春生产,已投入资金5.4万元,集中育苗10亩,育苗可移栽1000亩。富源县农业局免费提供种子和塑盘,通过育苗基地可带动全镇种植玉米2.67万亩,预计实现产量1641万公斤,比去年增产2%。
长期以来,富源县农业灌溉一直习惯于深水漫灌,超过农作物合理灌溉用水量的1-2倍,差不多有一半的水在输送过程中渗漏了。
云南富源县县委书记宁德刚表示,这次干旱,使富源县人们认识到发展节水农业的紧迫性。下一步,富源县将积极探索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利用,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道路。
发展节水农业迫在眉睫
有专家曾指出,“中国缺的并不是水”,缺的是科学,缺的是管理,缺的是体制。
云南富源县黄泥河镇南门村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以往的种包谷、核桃等农作物都是漫灌,以为灌溉越多、产量越高,往往在收获之前浇3、4次乃至5、6次水。因为多浇水花不了多少钱,或几户打一口井合用,抽地下水根本不收费。
一些地方官则认为,“漫灌”比先进的喷灌、滴灌技术合算,因为喷灌、滴灌要投入一大笔资金。浇水少了会影响产量和自己的政绩,而发生旱灾是老天爷的责任,可以要救济。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云寿表示,传统农业由于灌溉方式落后,输水渠道大部分是土渠,加上工程老化失修和配套不全,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
李云寿认为,旱情给云南省传统农业敲响了警钟,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出路是发展节水农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节水灌溉,改变千百年来人们浇地的传统习惯,把浇地变为浇作物,按作物的最佳需水要求进行灌溉。
日前,九三学社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从战略高度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提案中指出,农业用水远高于工业和生活用水所占的比例。我国农田灌溉用水量占我国总用水量的63%左右,达3500-3600亿立方米,而整个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这一比例在西北等缺水地区甚至达到80%以上。
当前,全国农田灌溉水平均利用系数只有0.46,远低于发达国家0.7-0.8的水平,如果能提高到0.55,每年就可实现节水达300亿m3。
节水农业在以色列
以色列人用50年时间,就在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土地上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片绿洲。
有数据表明,以色列60%的土地处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300毫米,近半地区在150毫米以下;人均每年可用水资源300立方米,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1/30,约为我国平均的1/8。
如今,以色列的内格夫沙漠生机勃勃,现代化城镇、农庄和工厂掩映在沙漠森林、果园、温室和农田之中,沙漠开发和现代农业,使以色列可耕地面积由立国之初的10万公顷增加到44万公顷,农业产值增长了16倍。
以色列这样一块贫瘠的土地上为什么农业高度发达,而且他的农业不仅养活了本国的人口,每年还创造十多亿美元的出口外汇?据有关人士介绍,关键是他们依靠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解决了严重缺水问题,而且农业达到高度现代化水平。以色列的农业滴灌就是把很少一点水放到植物的根部进行灌溉,这样就能非常节水,同时以色列在沙漠地区搞了大量温室农业,而且用水施肥都用计算机来精确地进行计量。
来源:中国日报社驻云南记者站(记者 李映青 Angelia) 编辑:肖亭 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