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
关键词:教授
特聘教授将铺盖搬进实验室
27岁这年1月5日,周涛收到了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通知。
3月3日,他到学校报到,发现自己授课的软件学院国际化软件人才实验班共有28个学生,7名导师,所有导师都有海外留学经历。但有接近4成的学生因为被他的简历所吸引而选择了他。最终,他确立了5名学生跟着他学习。
上周三,记者在他的实验室内见到了他和所带的本科生坐成一圈正在讨论题目。都身着运动装,看起来都年龄相仿,如果不仔细区分,很难看出谁是老师谁是学生。“世界上没有一种人才叫做考试型人才,因此我们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自己的快乐和民族的未来。”这个个子不高、戴着眼镜,说话像打机关枪,并且句句引得学生们赞同的人,正是周涛。后来经他介绍,才知道他还有一项在简历里未曾提到的特长:曾作为中科大辩论队的队员参加全国大学生辩论赛。
同学们并没有称呼他为教授,而叫他“涛哥”。周涛拍着身边两个“兄弟”的肩膀说:“周末就跟我去书店选书吧,我们可不能将宝贵的时间用来看某些未经提炼的并不经典的教材。”
后来,周涛告诉记者,在教学走上正轨以后,他会考虑将自己研究的交叉领域的学科编写成教材。或许,会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嗨,统计物理》。
离开的时候记者发现,周涛把自己的自行车、铺盖卷都搬进了实验室,他说:“附近有食堂、有澡堂,我难得在住处和实验室之间跑来跑去。”
周涛评述:现在的教育人不喜欢种银杏树,因为没有人喜欢在自己逝世的时候还看不见一树的灿烂,因此更多的人转而种下了牵牛花。或许,我的年龄是个优势,我愿意现在就种下教育研究的银杏小苗,为它浇水,期待50年后的茂叶参天。
□他的人生轨迹
年幼多病,麻将成为童年时最喜爱的玩具;15岁考入成都七中理科班,因物理竞赛和计算机竞赛成绩优异被中国科技大学零零班录取,大学自学完成研究生所有课程;后成为中科大与瑞士弗里堡大学物理系联合培养博士生,国外留学3年;今年1月5日电子科技大学通过“人才强院战略”特聘他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周涛成为目前四川最年轻的教授。至今他已发表160余篇论文,其中有40余篇发表在世界核心期刊中的主流媒体上。目前他正考虑将自己研究的交叉领域的学科编写成教材,或许书名叫《嗨,统计物理》。
□他的教育理念
现在的教育人不喜欢种银杏树,因为没有人喜欢在自己逝世的时候还看不见一树的灿烂,因此更多的人转而种下了牵牛花。或许,我的年龄是个优势,我愿意现在就种下教育研究的银杏小苗,为它浇水,期待50年后的茂叶参天。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