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贵州的仡佬族孩子雷洪波在接受老师的辅导。
学生用剩菜喂猪,出栏的生猪供给食堂,学校资源做到了良好的循环利用。
四年级一班的任莉和二班的吴美同住一间寝室,她们常互相帮忙编辫子。
课余时间,孩子们在床上看书。
孩子们集体过生日,是学校坚持了很多年的传统。一个鸡蛋、一杯饮料、一曲生日歌就是生日礼物。
“斗鸡”游戏是孩子们课间的娱乐活动。
南川三泉镇马嘴东州春蕾学校,在校学生1298名,其中70%是留守儿童。
中国日报网消息: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到外地工作,因此留在户籍所在地的14岁以下特殊人群,年龄层次正好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们面临情感和教育缺失的双重困境。留守儿童的成长,牵动着上至国家领导, 下至普通市民的心。
在重庆南川三泉镇马嘴东州春蕾学校,1298名学生中有70%是留守儿童,他们过着别样的留守生活。在这里,有人给他们过集体生日,有人定期与学生父母联系……孩子们在留守,却充满了希望。
8人一桌站着吃饭
3月1日,春蕾学校开学了。由于要修建新食堂和学生宿舍,拥有64张桌子的旧食堂开始拆除。新学期第一顿午餐如何安排,让学校领导头疼。
一大早,在学校后勤部工作了16年程孟良没有闲着,他跟2个同事一起,在学校养猪场宰了一头150多公斤的肥猪,准备晚上给学生炒回锅肉。“一周杀3头,每天保证吃一顿肉。”学校养猪场年出栏肥猪100多头,都是用食堂的泔水喂养,除了保证学生供应外,还可供给当地村民。
中午时分,7—9年级(初中3个年级)的学生在操场集合,排队前往未拆完的食堂。“8人一桌,席长分发碗筷。”在老师安排下,300多名学生很快将食堂站满。站着吃饭,是这里的传统。吃完饭后,学生将餐具简单清洗,工作人员快速回收清洗消毒,摆上新的饭菜。3—6年级的学生接踵而来。
校长李建文称,在新食堂修好前,学生只能轮流用餐。
每月一次集体生日
3月3日晚,一场集体生日在学校食堂举行。没有音乐,却有孩子们稚嫩的生日歌;没有鲜花和蛋糕,却有一个暖乎乎的鸡蛋;没有父母的关爱,却有老师和同学的祝福。由于父母在外打工,没有时间回来跟孩子一起过生日,于是学校每月都会举办一次留守儿童的集体生日宴会。
有50多名留守儿童是3月份的生日,他们全都到场了。在祝福的歌声中,孩子们手捧鸡蛋,在摇曳的烛光前默默许愿。
副校长陈宁志介绍,学校将全校900多名留守儿童的生日逐一登记上册,每月由食堂特别安排简易特别生日宴———每人一瓶饮料、一个鸡蛋。学校领导和教师轮流参加宴会,向孩子送上祝福,帮他们与家长通生日电话。“这个传统已经坚持了很多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会鼓励学生,今日留守是为了他日的希望。”
外地学生慕名而来
在学校,所有住校学生都要上晚自习。学生回到宿舍后,还有生活老师嘘寒问暖。据悉,2009年重庆中考,该校113名学生参考,其中上重点线的学生有57名,位居南川所有乡镇中学第一。
如今,春蕾学校的留守教育模式,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招生范围之外的农村学生也慕名而来。学校有3名来自贵州的仡佬族学生,他们的父母都在外地。13岁的雷洪波跟28个同学住一个大寝室,“跟同学住一起,心里温暖多了。”
来源:重庆晨报 编辑:单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