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2月28日23时20分,从上海开往成都的L37次临客驶进成都站。绚丽烟花竞相绽放,仿佛在迎接临客值乘人员的凯旋归来。
这趟车为全列“绿皮车”,由成都东车辆段值乘,于25日1时11分,从成都始发,往返将近94小时。为了让旅客在“绿皮车”上享受到优质服务,乘务人员们待旅客如亲人,照顾无微不至。
途中突遇部分车厢缺水,这可急坏了乘务员们。为稳定旅客情绪,他们拿起水壶为旅客打水,并保证:“大家的杯子里都有水!”同时,他们还从其它车厢打水来冲洗厕所,消除异味。特别是9号车厢的亢军,一直忙碌不停,汗水浸透了衣衫,大家没想到他刚从医院“跑”出来。原来,在上次值乘中他突发肾结石引起的急性炎症,为不影响返程值乘工作,他只打了止痛针,开了些消炎药,就继续值乘了。退乘后,他住院了,病情刚有好转,他又得知人手紧张,就从医院“跑”了出来,上了车。
11号车厢的蒋廷兰、邹淑康两人平时就是“搭档”,参加乘务组后刚好分在一起,一路上,她们用女人特有的细腻服务旅客。从成都出发后,蒋廷兰发现一位身材瘦弱的年轻妈妈带着一个3岁左右的小姑娘艰难地往上铺爬。一打听,才知道她去浙江和丈夫团聚,顺便检查一下身体。一路上,小孩不停喝水和吃零食,过不了多久就要上厕所。得知这位母亲有病在身,蒋廷兰便承担了这项工作,不厌其烦地带孩子去上厕所。接班的邹淑康继续负责将母子照顾到浙江站。临下车时,小姑娘还依依不舍地抱住蒋廷兰不肯下车。还有两名旅客为了赶车,已经一天没有吃饭,邹淑康便将自己的工作餐让给他们吃,她却饿着坚持到早上。一位署名琴子的旅客在留言簿写着:“列车算不上豪华,但乘务员带给了我们最贴心的服务!”
与旅客打交道,不仅要服务好,还要懂得忍受。胡正全和刘革负责4号车厢服务工作。在上海站,上来了一个满身酒气的男子,还带着一位婆婆和8岁左右的小孩。开车后,他边喝酒边大喊大叫,吓得四周旅客到处躲。经车长和乘警劝说,才有所收敛,但没过多久,又发“酒疯”打孩子。当胡正全上去制止时,其拳头重重地砸在他身上,他没退缩,也没还手,而是挡在中间保护小孩。经过不厌其烦地劝说,这名旅客终于安静下来。下车时,那名小孩突然转身向胡正全鞠躬。这一幕正好被胡正全在遂宁车务段工作的儿子胡浩看到。胡浩自春运开始后,一直没有回家,知道父亲值乘的临客在遂宁站要停两分钟,便抽空到车站看望父亲。他这时说:“爸,你一定是在车上又做了好事吧!跑车很辛苦,要多保重身体!”胡正全说:“你也是啊,一个人长期离家在外,要照顾好自己!”两分钟的时间太短,父子俩匆匆而别,胡正全转身上了列车。
列车穿山越岭,旅客在铁路人温馨的服务中,一路平安。当他们送走了旅客,退乘走出成都站时,几乎都拿出手机,向远在广元的家人送去元宵节的祝福,报一声平安。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记者 黄志凌 成都铁路局
郑春良
赖文光) 编辑:单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