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那么,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以实践给出了答案:在筹办世博会的过程中,把破解民生难题融入到世博主题当中!
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就业拉动明显、旧区改造焕然一新、城市文明程度提高……上海市民们明显感受到,世博筹办的过程,正是生活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的过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指出,申博成功8年以来,上海抓住筹办世博会的重要契机,将迎世博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乘 “世”而上,启动一批惠及民生的市政工程,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走过“阵痛”体验美好
位于上海浦东的雪野二村,与世博园区内的中国馆仅一墙之隔,因此也被称为“世博第一村”。这里的居民,目睹着中国馆拔地而起,目睹着一片巨大工地,变成各式建筑如奇葩绽放的神奇花园。春天来了,“阵痛”正在过去。
世博会工程庞大、工期紧张,上海一度成为“大工地”,许多市民遇到了出行和生活不便,紧挨着世博园区的雪野二村居民,更是首当其冲——土方车高频率行驶,房屋墙面开裂,小区停水、停电,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浆满地……雪野路34弄31号居民范秀珍对当时的情形,仍然记忆犹新。
“经常停电,大家只好想办法克服,点蜡烛,买节能灯。”范秀珍说。在雪野二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应急灯。
针对居民的抱怨,雪野二村居委会干部和党员志愿者曾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而政府部门对这个小区进行的修缮改建,也让居民们切身体会到,自己也能从世博建设中受益。
“我们慢慢理解了,怨气慢慢消了。现在你看,大变样了。又是平改坡,又是修小花园,小区漂亮多了,小区里还新建了一个会所,大家平时去唱唱歌、跳跳舞。大家气都消了,因为受益了嘛。”雪野二村居民孙建明说。范秀珍接着他的话茬也说:现在雪野二村的居民挺自豪的,打的士回来,司机问到哪里啊?就说靠近“中国馆”,司机都很羡慕!
在世博筹办过程中承受“阵痛”、同时也从世博建设中分享实惠的,不仅仅是世博园区周边的居民。除了轨道交通等一系列大规模的世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上海各区县还结合迎世博,投入资金,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修缮和环境整治。
远离世博园的普陀区真如镇水塘小区,每4个居民中,就有一位60岁以上的老人。这里的房屋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动迁安置房。居民符林妹说,由于基础设施老旧,小区道路坑坑洼洼,世博会筹办期间,大型施工车辆比以前多了很多,行驶带来的噪音常常让老人无法安睡。
作为迎世博的一项实事举措,普陀区在配合完成世博大工程的同时,推出了晾衣、停车、路面、绿化、椅子、门面“六小工程”,水塘小区旧貌换新颜。
“亲戚朋友一来都说,你们这个小区这么好!”符林妹开心地说,“虽然是老小区,但是我们住在这里都非常开心,舍不得搬了。”
沉稳大气的中国馆、晶莹飘逸的世博轴、圆润轻灵的演艺中心……上海世博会在浦江两岸矗立起醒目的上海新地标,而在更广阔的城市空间里,还有无数类似“六小工程”这样不醒目的却让上海市民心中温暖的建设。
世博之年,民生尤重
上海已经做出决定:一定要让为世博会做出贡献的人们参观世博会!
在上海世博园区,2万多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日夜奋战,全力确保各项工程按进度完工。45岁的秦方兵来自江苏南通,他已经在外打工20年,平时每年春节都要回家这年,但虎年春节他留在上海。
“今年不一样嘛,有世博会。”这个憨厚的汉子笑着说。在世博工地,秦方兵工作很辛苦,但也很自豪。工作之余,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女儿网络聊天。他还拍摄了不同阶段的中国馆的照片发送给女儿,让孩子提前一睹中国馆的风采。
而秦方兵女儿最大的心愿,就是暑假能来参观上海世博会,参观父亲亲手参与建设的中国馆。所以,秦方兵已经用打工的积蓄为全家人买了门票。不过,他要先睹为快了,4月份世博会将进行5场试运营,上海将组织部分世博建设者提前参观世博园。
世博梦,中国做了百年,如今梦圆在即,世博会组织者要让世博建设者看得到世博会、让困难群众看得到世博会,不让他们心留遗憾。
在刚刚过去的虎年春节,世博门票成为年礼,是一种创意,更传递着一份美好。
家住虹口区凉城路450弄华一小区的朱琳是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父母患病,家境贫困。春节期间,朱琳收获了一份特殊的“世博红包”,里面有世博会门票和慰问金。 “没想到,真开心!”朱琳说,“我本来以为要跟世博会失之交臂了。”这张世博门票,如同春天般温暖。
虹口区凉城街道为了圆困难家庭的世博梦,发放了近200份世博红包,让困难家庭也能去世博会参观。薄薄一张世博门票,却承载了一种社会关爱,传递了一种民生情怀。
人,是城市的主体。世博之年,民生尤其为重。
经济适用房大规模建设、社会保障增幅加大、就业岗位持续新增……在过去的2009年,上海市一共完成了59.6万新增就业岗位,这些就业机会的增加,同筹办世博会密切相关,尤其是服务产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就业岗位。
打开美好前景之窗
世博会究竟给上海带来哪些机遇?——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上海市市长韩正回答说:通过世博会的举办,可以进一步促进上海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全国、服务长三角,更好地实施国家战略;同时,也为改善民生带来机遇,大规模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共交通,进行旧区改造,让老百姓直接从中获益。
最新公布的“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状况”专项调查显示:世博在即,上海城市环保公众满意度达到85.5分,4年来首次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准(85分)。在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和上海市环保局联合开展的这项调查中可以看出,上海环保评价指标满意度全面提升,尽管世博会的许多收尾工程还未完成,但广大市民已经真切感受到城市环境的稳定持续改善。
上海目前已连续进行了三轮的“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第四轮计划也已经全面启动,这一计划旨在改变上海城市的水污染情况。世博之城,正在向世界展示当年的江南水韵。
如今,世博重大工程陆续收官。遍及上海全市的世博园区及周边地区市政公用配套设施,不仅仅是为了世博会本身,还带动着轨道交通、越江工程、港口建设,这些都是惠及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不仅可以让市民享受到便捷完备的城市硬件基础设施,还为提升城市功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上海轨道交通迎来大建设,最高峰时,近200个地铁站点在进行热火朝天的建设,2010年,上海市轨道交通的运行里程可以达到430公里。
现在,世博虽然尚未开始,人们已经在兴致勃勃研究“后世博效应”——大家众说纷纭,但共同的憧憬是:世博是促进上海扩大服务业比重的历史性机遇,由会展经济所带来的产业链延伸,必将进一步推动上海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攀升,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世博经济实际上暗合了上海调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取向,而其结果为促进民生持续改善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产业支撑。
世博会,如同一扇美好前景之窗,正在徐徐打开。
来源:新华网 编辑:单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