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兄弟千里载母徒步四千公里欲赴台环岛游](../../attachement/jpg/site1/20100307/001aa018ff9c0cfdfffa0f.jpg)
59岁大哥王凯(右)和57岁弟弟王锐(左)打出横幅在传递孝道 (摄影 朱兴鑫)
81岁的老母王玉霞在自制的板车内,车内有3层,最上层放着一些行李和必备药品;中间一层近半米宽的木板算是“上铺”,下层是老母亲和大哥王凯的“床铺” (摄影 朱兴鑫)
艰辛之苦
这一路,他们就靠着随身携带的中国公路里程详图,一直南下,经历过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石家庄、郑州、南京、杭州等城市。“连小村庄都有标线路,非常的好用。”弟弟王锐拿出地图给记者看着说。
一人推,一人拉,一步一步……大哥王凯两手握住两车车把,负责主打“前锋”,肩上还拉着背带,弟弟王锐则在旁边助力或在后面推车。车子四面都是可以推拉的玻璃小窗,是为了方便母亲沿路观赏风景。白天,车子是他们的交通工具,晚上则是一家人休息的地方。
“车顶四周有四只和平鸽,象征着两岸和平发展,”王锐告诉中国日报记者。板车取名叫“感恩号”,长约2米,宽约1.5米,高约2.2米。车内有3层,最上层放着一些行李和必备药品;中间一层近半米宽的木板算是“上铺”,身材相对矮小的弟弟王锐就睡这儿;下层是母亲和大哥王凯的“床铺”,保证了母子三人可以同时休息。
车底下,还有一层薄薄的木板隔层,放着一家人的换洗衣服,备用的解放鞋。在他们兄弟俩的精心照料下,“老母亲出远门,连小感冒都不曾染上,”王锐高兴的说。
“车子最值钱的地方就是车内安装了‘保温板’,这是为途中保暖隔热而考虑。”他说。
大哥王凯形象比喻自己左脚是“油门”,右脚是“刹车”,这双“神奇”的脚确实有“魔力”,他让记者用力按下他的脚跟,非常的结实。由于路途的遥远,这次出门他们每人都穿坏了6双鞋子,脚尖和脚跟都容易磨破,在他们认为这是比较“费劲”的事。
他还透露,“感恩号”没有刹车,稍有把握不好,上坡和下坡都是非常的危险,后果很“不堪设想”。“所以我们一小步一小步下坡,小心再小心上坡。”
“现在最怕是走坡路。”他说,坡度有时太大,为了安全考虑,母亲也会下车走一小段路程。有时会请过路人来帮忙推车,好心的司机也会帮忙拉下车。弟弟王锐说,每分钟我能走107步,一天走10个小时,每天就要走65000步,要走40公里才能按照计划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