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昨日(4日),68岁的退休教师于亚男推荐了一位特殊的“雷锋”。高瑾是一名律师,从业多年,开办着自己的事务所。但于老师说的不是这个主业,而是她的一项“副业”——婚姻家庭法律公益大讲堂。据家住庙后街的于亚男老师介绍,2009年3月,她听说有个高瑾律师开办了一个免费婚姻大讲堂,专门针对有婚姻问题、感情困惑的人们宣法、讲法。因为本身是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又是妇联志愿者,于老师初得消息很感兴趣,随后就去听课了。
课堂上,高瑾用自己接触的真实案例告诉大家怎样经营感情,遇到问题又如何正确解决,讲完又留足时间让听课的人们自由发问,并一一回答。一堂课下来,于老师感觉非常实用,接下来就开始向认识的人推荐。从那以后,每月第一个星期日,于老师都有了固定的“工作”,那就是去大讲堂听讲,只不过不再是一人前去,而是和几位需要帮助的人一起去听。
在这些人中,一对八旬老夫妻让于老师记忆深刻。虽然结婚多年,但这对老夫妻却总闹不到一块儿,常为些琐事吵架甚至打架,并导致分居,其中一人搬到了女儿家住。于老师听说后,带着他们去了大讲堂。在自由交流时间,老人向高瑾倒了苦水。高瑾听完分析认为,老两口并没有本质分歧,分居后也还会牵挂对方,只是因为没有正确的沟通,把生活中一些小的不愉快积累成了矛盾。于是,她没有简单评判是非对错,而是设定一些情景,介绍出最佳处理方法。“现在老两口和解了,一家人和和美美过了个年。”于老师说,老人后来说,“原来相处也没想象中那么难呀”。
于老师认为,生活中,多数人都会有情感问题,但又不是每个人都有合适的倾诉、咨询对象,而这个免费大讲堂,很专业,又没有门槛,对弱势群体来说特别好,再加上高瑾长期接触婚姻家庭类案件,提出的建议常能事半功倍地解决问题。
“这本来就是我的强项,不费事还能帮助人,何乐而不为呢?”得知于老师推荐自己当“雷锋”,高瑾略感意外。“就算真要比作‘雷锋’,也不该是我个人,而是我们团队。”高瑾说,大讲堂已开了十余堂,800多人听讲,内容涉及婚前法律准备、家庭暴力的现实维权办法等等,从开办之初的试探性,到现在越做越有信心,那是因为真的帮到了一些人,大家口口相传,不仅每次听讲的人越来越多,还吸引了多位有爱心和正义感的志愿者加入,大家的共识是:“只要有人需要,我们就继续做下去。”
来源:西安晚报(记者 薛雯) 编辑:宁波 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