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的活动。雷锋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影响。这是雷锋同志像。新华社发
编者按:雷锋,一个中国人熟悉的名字,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45年过去了,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雷锋这个名字及其所代表的高尚精神内涵,始终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全国人民进一步向雷锋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在广泛持久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中,全军各部队和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雷锋式的英雄模范人物。雷锋精神培育着一代又一代新人成长,45年后的今天,雷锋精神仍然在感动中国。
中国日报网消息:1962年8月15日,雷锋牺牲后,全国各地、军内军外对雷锋的宣传掀起了新的更加浩大的声势。1963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批准雷锋生前所在部队运输连四班为"雷锋班",这个名誉很高,极少有人能够得到。命名大会召开后,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主要媒体均对雷锋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国全军产生了空前的轰动效应,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紧接着,几家大报刊又把雷锋事迹写成报告文学,并同时配发评论和雷锋日记摘抄,文艺界的作家和诗人也都通过撰文和写诗热情地颂扬雷锋精神。总之,举国上下不约而同地提出,要让雷锋精神在神州大地开花结果。一个自觉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全国各条战线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中国青年》杂志动义
请毛主席为雷锋题词
面对全国宣传雷锋的火热局面,当时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听了有关汇报后,以极大的热情充分肯定了宣传雷锋事迹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并要求共青团系统加大对雷锋的宣传强度,组织全国青少年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学习。对胡耀邦的指示与号召,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杂志当然应带头响应、责无旁贷,但作为半月刊的《中国青年》杂志,在宣传速度上和报纸相比自然是稍逊一筹的,因此,他们立即发动全社人员献计献策,并召开编委会,精心研究,开动脑筋,另辟蹊径,千方百计找出新的角度,迎头赶上甚至超前于全国宣传雷锋的其它兄弟报刊。编委会上,有人提出把五、六期《中国青年》合刊,出版"学习雷锋专辑";也有人提出请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郭沫若等党内名望甚高的"四老"为雷锋题词。这些设想应该说都很好,也都得到了同仁的首肯,但细究起来,其宣传速度和力度仍然会落在其它报刊的后面。这时,会上一直沉默不语的思想修养组组长王江云提议:能否请毛主席题词?王江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的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话一出口,便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和一致赞同。但冷静之后,人们又都认为请毛主席题词,非同小可,不是一般的动议,是不是有点太敢想敢干了?能有把握吗?会上又有人说:不试怎么能知道行不行呢?与会者都觉得试一试有道理,最后决定:请毛主席为雷锋题词。
写给毛主席的信的内容是:"现在全国已掀起一个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我们《中国青年》拟出一期学习雷锋的专号,向全国人民推荐这个先进典型,教育青年一代在社会主义时期更好地锻炼成长,恳请您老人家为雷锋题词。"
打好草稿后,请一位毛笔字写得最好的同志,工工整整地抄写下醒目的两行大字:中南海,呈毛主席。
用北京话说:《中国青年》的年轻人胆子够"肥"的呀!竟敢烦劳毛主席他老人家题词。当时,中直机关有人听说此事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们说,毛主席给刘胡兰题过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白求恩和张思德分别写过纪念文章,可那是发生在战争年代,和平时期还未见他老人家给其他普通人题过词,是不是有点儿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