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说明图
中国日报网消息:3月1日7时29分左右,神华集团骆驼山在建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至今承建企业已有1名工人死亡,7名工人受伤,另有31人被困井下,生死不明。
水量大、巷道深、地质条件复杂……骆驼山在建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工作面临着不少困难。为了尽可能地为受困人员争取生还时间,众多抢险人员、设备正昼夜工作着。
险情突至水声如雷 据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建岭介绍,事故发生时,井下共有77人。经过紧急组织撤离和急救,共有46人升井,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7名伤员经过治疗现已无生命危险。
“想想就害怕!”在乌海市人民医院,受伤工人杨学林忆起当日的情景,依然心有余悸。
杨学林是承建企业之一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的掘进工。事发当日,他与其他15名工友下班后准备出井,在井下停车场内发现积水已没过靴子。随后,未容他们多思量,不到1分钟的时间水已涨至1米多深。 情况异常!杨学林等人决定迅速回撤到作业面,并用井下电话向煤矿调度室汇报了情况。
“如果离开调度室的值班人员指路,逃生非常难。”受伤工人马成明说,在调度室的引导下,他们赶紧顺着回风巷道跑往竖井。然而,马成明一行16人抵达竖井底部后,发现无可供攀爬之物。令人绝望的是,20分钟左右,水就泻闸似的喷涌上来,很快便淹没了工人们的腿、腰。 “当时一个浪打过来,8个工友就没了踪影。”多次遭受浪击的杨学林说,大伙急中生智,牢牢地抱住周围的木板等物品,随水漂浮了起来,但依然有一位工友因呛水过多,升井后已停止呼吸。
河南郑建矿山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的工人姬长有说,事发时他正与工友们一起下井换班,不料中途听说巷道出现了涌水现象。 “当时水声很大,裹挟着木头等物品,发出雷一样的响声。事故发生后仅1个小时,失事巷道已是大水漫漫,可见涌水量之快。” 姬长有说。
抽水抢险工作推进 记者了解到,骆驼山在建煤矿于2006年启动建设,设计年产能150万吨。事故发生时,受困人员主要分布在两个作业面上,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分别为202米、287米,事发时分别有12人和19人作业。
据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工程师吴青峰介绍,失事矿井的涌水量在10万立方米左右,出水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约为420米。结合抢险工作的实际需要,事故现场抢险指挥部将钻孔、抽水、封堵涌水点定为了三大重点抢险救援措施。
然而,由于井下出水量大,巷道较深,高效率水泵和钻机等大型设备缺乏,加上大功率水泵布设难度大等因素,事故现场的抢险受到了很大制约。
记者在骆驼山在建煤矿透水事故抢险现场看到,抢险和救援车辆、人员往来穿梭,紧张地搬运物资,安装着水泵、水管等。在煤矿的进风井口附近,两排救护车、消防车以及几十名医护、消防人员正在待命。